我们经常能看到有的孩子在同伴或是大人说话的时候,由于急于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是想法,从而打断别人的话语或是强行让别人去听自己说的话;还有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答案几乎是一样的,当老师提出有没有不同的答案时,有的幼儿依旧重复别人的回答,等等。这种现象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没有良好的专注力造成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的“倾听习惯“,就是要求孩子能安静、专注、有礼貌地倾听他人讲话。
& &“语言是我们交流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口语交流能力是这个时期的幼儿最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幼儿需要不断地倾听、理解交流者的话语,并且在不同的社会交往情境中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语言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倾听,因为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应用方式,并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而养成的。
& &现在幼儿的倾听能力普遍较弱,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成人不重视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2、幼儿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时,成人会用自己的判断去干涉幼儿,以至于破坏了幼儿的专注力。3、有时遇到幼儿插嘴或是不专心时,只会训斥、责备幼儿,并不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需要幼儿园与家长共同努力,而不是某一方的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主动学习最好的动力,也是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幼儿年龄小,往往对感兴趣的内容百听不厌。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就要激发幼儿乐于倾听、喜欢倾听的的兴趣。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在让幼儿听故事的时候,可以辅以音乐、声效等材料,将幼儿带入有声有色的童话世界里,他们会完全忘记自己,一遍一遍反复地去聆听。而当老师自己去讲述故事的时候,不但要声情并茂,还要加以夸张地肢体语言,这样幼儿的自然就有了兴趣。记得几年前,我为小班的幼儿讲故事《小红帽》,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容易把童话故事当成真的,再加上我夸张地语言和动作,孩子们信以为真了。当听到大灰狼去敲小红帽奶奶的门的时候,孩子们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当听到大灰狼把小红帽吃掉的时候,孩子们两两地抱在了一起;而当听到猎人把小红帽和奶奶救出来的时候,孩子们都高兴地欢呼了起来。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幼儿是可以专注地进行倾听的。
二、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达成对作品地体验和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使用简明生动地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有兴趣并愿意倾听。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在教学活动的前十分钟至二十分钟里,他们还能专注地倾听,而后面的时间里,很难再集中精力。教师应针对这一情况,在语言上多下功夫,注意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利用动作 、语气、表情等感染孩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养成他们认真听讲地好习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态对幼儿起到了润物细无声地作用,在这个过程里,幼儿容易养成良好地倾听习惯。如进行音乐活动的时候,我总是让幼儿先进行欣赏,每一遍地问题都不同,这样幼儿带着问题去欣赏,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如进行大班音乐活动《学说话》时,我第一遍地提问是:你们听到了什么?第二遍地提问是:第一段歌词里的小动物是怎么叫的?第三遍地提问是:第二段歌词里”邻居的小弟弟“说了什么?经过这样多次地提问,幼儿在反复地倾听、分辨中熟悉歌曲,并初步学习歌词,为下面学习歌曲打下了基础。再如:午餐散步或是外出活动时,我会让幼儿去倾听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雨声等;或是倾听小动物的声音,如:鸡鸣、犬吠等;又或者倾听交通工具的声音:喇叭响、汽车叫等等。幼儿听后,还可以让他们进行模仿,听一听谁模仿的最像。
三、增加幼儿倾听的动力。
&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对那些善于倾听、认真回答问题的幼儿要及时进行表扬,并且给予恰当的评价,以强化幼儿倾听的行为。当及时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时,要不吝啬我们的语言对幼儿加以赞赏,幼儿对表扬及鼓励特别喜欢、敏感,总希望得到成人的夸奖。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适时地表扬和称赞是对幼儿的肯定,是增加幼儿专注倾听的动力。
但是我们在给予幼儿表扬或是称赞的时候,一定要准、不要滥,不能孩子一回答问题就给予表扬,这样容易造成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急于回答回答问题,幼儿不能有效地进行倾听。举个例子:一次语言活动《龟兔赛跑》中,我问孩子们:为什么乌龟爬的慢,确得了第一名?兔子跑得快,确得了第二名?由于两个问题一起提出的,因此对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点困难的,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没有几个举手的,在我再三地重复与鼓励下,班中的一位叫“优优”的小女生站起来回答了问题,她说:“因为,乌龟没有休息,一直在爬,而兔子骄傲了,睡觉了,所以才输了。”由于她用到了“骄傲”这个词,因此我对她进行了一番表扬之后,接着又有几个孩子说了类似的答案,于是我又给予了表扬。之后我又说:谁能有不一样的想法?话音刚落,十几个小朋友举起手来,我请几个小朋友起来回答问题,答案几乎雷同,都用到了“骄傲”这个词。可见,孩子们只对老师地夸奖记忆深刻,他们认为老师喜欢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而不是积极动脑筋想不一样的答案,这样的现象在幼儿园还是比较普遍的。因此,表扬还是需要技巧的,对于孩子们来说,有针对性地才称赞是幼儿真正的动力。
四、做好幼儿的 榜样。
& &孩子喜欢模仿成人,不管你做什么,他们都想学一学。那么,老师的一言一行同样也是孩子们效仿的对象。因此,老师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做好幼儿的榜样。用自己良好的倾听行为去影响孩子。比如: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老师要做到认真倾听,并提醒孩子们也要认真倾听;组织幼儿朗诵或回答问题时,可以通过点头、竖大拇指及赞赏地眼光来鼓励幼儿;某一孩子前来告状的时候,老师也要拿出真诚地态度进行倾听,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表率,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学习倾听、学会倾听、学会等待,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养成较好的倾听习惯,学会尊重与理解。常常在班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我在于别的孩子说话或是处理事情时,另一位孩子来到我的身边急于告诉我他发现的事情,刚开始不停地叫:老师!老师 !还用他的手用手不停地拍我,来转移我的注意力,这个时候我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这时是我该做出表率的时候,我首先让他知道我听见了他的叫声,但是我在处理别的事情,你要等一等,这样不但让他学会了等待,也知道了倾听地重要性。
倾听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较为漫长地过程,倾听能力地加强会随着自身经验的积累与环境的影响不断地提高。而作为教师我们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运用多种方法来指导幼儿认真倾听、乐于倾听,使幼儿的这种良好习惯得以保持下去。家长如何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家长是否老觉得自己的孩子过于调皮好动、成绩不够顶尖?或者一向安静乖巧的孩子竟有些无理取闹?与其优愁地烦恼这些问题,家长不妨换个角度,放开心胸,听听你的孩子究竟想告诉你什么。
一天当中,我们醒着的时间大约有十六个小时,而在这之中,有约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我们都是在听,听同事说话,听领导说话,听父母说话,听太太(先生)说话,听孩子说话,听广播等等。所以说,如果一个人不值倾听,不懂得反省关于倾听这件事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那将会失去很多东西。唯有懂得倾听的人,才是懂得生活之道的人。
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情绪,是与孩子相处中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倾听表示你真的在爱你的孩子,尊重你的孩子。我们倾听孩子讲话,倾听孩子的歌声,倾听他的叹息,倾听他的抱怨,甚至能够倾听孩子嘟着嘴无声的叙述,这表示我们关爱着对方,我们有爱的能力,更能付诸爱的行动!
相反,如果我们不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往往会让孩子感到不受薄重,得不到支持,同时也会让孩子失去温晚和安全感。父母倾听孩子心灵的声音,这本身所表现的就是一个“爱“字,也是自己尊重孩子情绪的表示。这件事本身也同时诉诸一种“身教”,让孩子从你的身上学到如何倾听别人的谈话。从而使他成为一个善于聆听的人,一个茸重别人的人,一个懂得给别人支持和温暖的人,同时他也会成为一个人际关系非常好的人。
学会有效倾听孩子的谈话,会帮助父母更多地了解孩子的独特性。现在的父母,一个最大的通病就是常常去听别人讲别人的孩子,然后再回过头来否定自己的孩子,,但却很少会去倾听自己孩子的心灵之音。比如爸爸妈妈常对孩子说,某某家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或是某某家的孩子不但聪明,又很乖很听话,但是你却不如人家做得好……
这就是只听别人的,没有与自己的孩子做心灵的沟通。别忘了,孩子将来要走自己的路,要根据自己的天赋、特质去选择他的未来。如果你一味地否定他,只会让他变得懦弱。只有倾听他,理解他,多与他沟通,深人孩子的心,才有办法鼓励他,才知道他的长处,从而协助他走出自己的路。
在今天的家长看来,孩子们已经够幸福了,吃不愁,穿不优,娱乐消遣也是丰富多彩。可是,家长们也常会陷人困境:“为什么对孩子关怀备至,到头来却没好结果呢?”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孩子不仅满足于生活上的富足和家长无徽不至的关心,更渴望家长能倾听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我们能将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好好蹲下来倾听孩子内心世界,满足孩子渴望平等的心理需求,那么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会变得更亲密、更融洽。
有时候,父母教育孩子失败,不是因为缺乏时机,也不是因为缺乏信心,更不是因为缺乏才华,而是缺乏恰当的方式,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如果家长能认真听听孩子怎么说,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也许就可以找到最适合他的教育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知道,只有在琴弦不松不紧的情况下,才能弹奏出美妙的曲子。
欢迎访问吉林高教教学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询小学试题库、小学资源库、小升初动态、重点中学、家庭教育信息等,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