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多跟外向的人相处,看看他们平时都是怎么做事的,怎么说话的,怎么与人相处的。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比如参加一些派对啊,结伴旅游啊,同事朋友一起聚餐啊,K歌下棋啊,品茶啊等。至于想要变得能言善辩,个人觉得那是一种知识的诠释,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必须多看书,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本身并不具有好坏优劣之分。内向性格的人更倾向于向自我的内在心理寻求自我力量,而外向型的人则更倾向与向外界世界需求刺激和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内向型的人和外向型的人都各有优点。
内向的人更细致、更关注自我内心的变化,他们能够更加清楚的明确自己的倾向和动力方向,在日常生活的选择中更能够遵循自我内心的方向;
其次,内向型的人更严谨专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较少与他人沟通,因而更能够专注于一件事情上,把一件事情发展挖掘至更极致的状态;第三,内向型的人更注重人际交往上的质量而非数量,他们更倾向于得到较少的更为真挚的友情,而非宽泛的泛泛之交。
如果说内向者的劣势是不擅长用言语表达来建立人际关系的话,那么,我想你应该更专注于对自身满足感的开发,因为内向者的一大优势便是十分擅长从自身摄取自我满足感的力量,这并非是一种自我安慰,而是一种积极的能量。
很简单,为什么外向者要滔滔不绝,因为能够使他们满足的一大条件是来自于外界的认同,但如果这种认同消失,则会给其带来很大的一种心理打击,所以,内向者的情绪更加稳定,而外向者情绪波动则很大。一个人的情绪能够决定一个人生的走向,这难道不是优势吗?
同时,对于人际交往这个方面,的确内向者不容易建立,也不会有太多所谓的朋友,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一生能够拥有的友谊寥寥无几,即使是外向者也是如此,只是,他们有机会通过表达自身来获取短暂的人际关系,但是,人际关系的根本就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利益交换,一旦失去,便失去了友谊的价值。
而对于内向者来说,虽然并不会得到太多人认可,但是,内向者更专注于情感,所以,友谊一般都比较稳固,也能够比较深入。几乎所有人80%以上的负面情绪来自于外界因素,而人际关系又是外界因素中很大的成分,所以,朋友并非要多,多了并不代表这个人就一定很开心,少并不代表人际关系会很差,只是内向者更擅长挑选择优。
由此可见,内向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并非是“一文不值”的。所以,并没有明确的理论表明内向型的人就一定要作出改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的性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处于不同场合、在不同人的面前个体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性格和特点。比如在熟人面前或较为轻松的场合下,都会表现出活泼开朗的一面,而处于不熟悉的场景下,任何人都会表现出拘谨、内向的一面。所以单纯的以一种行为模式来断定一个人的性格是不准确的。人的性格特质是由一种主要特质和多种次要特质综合形成的复杂状况。
因此,改变内向性格可以视情况而定,并非非做不可。
每一种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 内向的人往往专注 有耐心 沉稳 洞察力更强。而且性格在五岁基本就定型了,很难改变。内向的人虽然有时沉默寡言,但心里戏多,喜欢思考,学习能力强,大学的理科生,一般性格偏内向,还有研究学术的,医生,司法工作者,这些需要冷静淡定的职业,都需要性格内向的人来做。性格外向的人虽然沟通能力强,但往往耐心差一些,不能持之以恒,内向的人更能够为理想奋斗,忍耐。
每个人都属于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性格,每一种性格都各有特点,内向也分为不同程度的内向程度,其实内向的性格不一定就是一个缺点,关于有些人,有些事,你不一定就适合去交流。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想使自己变得外向一些,因为似乎只有性格外向的人才更适应当今社会,更利于与人交往。但其实很多性格外向的人,对自己的性格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如果内向的人觉得遇到了一些障碍、一些困难,可以试着去改变一些,去多观察一些,多接触一些人,多说几句话,多交几个朋友,都是可以的。多虚心学习(自学和向他人学习),多改变自己(要坚持),多给自己一些自信(要勇气),相信你会做得很好(要有恒心有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