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海市生源应届生落户申请前需要了解的政策,每位毕业生重视起来!
马上就要进入毕业季了,回老家找份安稳的工作还是留在上海一个人拼搏成为很多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纠结的问题。那么如果想留在上海工作、生活、落户,需要哪些资质和要求呢?以为例,简述非生源应届生落户上海政策启动前需要了解的内容。
上海市为了落实人才引进政策,5月31日举办了“大城众创、相约临港”的政策讲座—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专题在临港人才服务中心举办。讲座邀请了上海临港人才有限公司的黄奇老师为五十余名应届生、企业HR进行落户政策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申请时间及流程的讲解。
在本行政区域的党政机关、在本市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信誉良好、注册资金达到人民币100万元以上且在5月31日前登记的企业可以直接录用非上海生源应届生。如果非上海生源毕业生最高学历阶段自主创业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然后自己申请上海市户籍的,没有注册资金和登记时间的限制。如果存在虚假申报,则该应届生的申请无效,如果上年度由单位申请的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全部流失,则该单位失去本年度的申请机会,所以有落户打算的应届生在寻找工作单位时应着重了解单位是都具备申报落户的资格。一、申请条件
(一)用人单位条件
用人单位是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落户的申请主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用人单位,直接录用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的,可以为录用人员申请本市户籍:
1.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党政机关;
2.在本市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
3.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信誉良好、注册资金达到人民币1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且在5月31日前在本市注册登记(非上海生源毕业生最高学历阶段自主创业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为本人申请办理本市户籍的,不受上述注册资金和注册登记时间限制);
4.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用人单位如确需引进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的,须在5月24日前由其政府主管部门、所在区政府或市级以上开发园区主管机构的人力资源工作部门,以正式公文形式向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请(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受理)。
经认定存在虚假申报等情况的用人单位,提出的落户申请无效。经核实,用人单位与上年度所录用且已办理直接落户的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全部未依法履行劳动(聘用)合同的,该单位提出的落户申请无效。
(二)非上海生源毕业生条件
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符合以下条件,可以由用人单位为其申请办理本市户籍:
1.遵守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
2.列入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全日制且不属于定向和委托培养,完成学业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在校期间未与任何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或人事聘用关系,未缴纳社会保险(非上海生源毕业生最高学历阶段自主创业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为本人申请办理本市户籍,并由该企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不受该条件限制);
4.与符合前文规定申请条件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或聘用合同期为一年及以上的就业协议。中介机构的派遣人员不予受理。
二、申请材料
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落户,须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提交下列申请材料(具体材料要求详见附录):
1.《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户籍申请表》(含申请材料清单);
2.《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个人信息表》;
3.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推荐表;
4.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5.成绩单;
6.外语等级证书;
7.计算机等级证书;
8.用人单位的企业营业执照(法人企业的分支机构需另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9.最高学历学习阶段所获奖项证书;
10.最高学历学习期间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及相关材料;
11.最高学历学习期间创业的相关证明材料;
12.其他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