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虽有几分夸张,但也真实反映出,进入幼儿园或者学校后,与他人的冲突和矛盾是孩子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很重要。 但是,要是矛盾升级导致孩子受伤了呢?校园暴力、欺负与被欺负,在英语里有个专门对应的词“bully”,谁都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会遇上这种事情,可有时候,它就这么发生了。 ?关于校园欺凌“bully”的定义 1、肢体上的冲突,打、咬、踢等 2、联合小朋友孤立某人 3、取绰号,嘲笑别人 4、破坏或抢走别人的东西 ?我的孩子欺负人了,怎么办? TO家长: 儿童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最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在强烈情绪地驱使下,手脚有时会比大脑先行动。 当攻击行为发生时,首先大人们要迅速介入,阻止孩子的行为,并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其次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觉得爸爸妈妈爱别人比爱自己多?是别人无理的冒犯?还是因为始终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不舒服?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触动了孩子的情绪。 接下来,针对这个原因和孩子讨论,除了用攻击的方式外,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最后,真诚地道歉,握手言和。 可以试着和孩子制作这种反暴力卡片:手不是用来推人的,双手可以洗手,拍手,画画,来一个爱的抱抱~(手可以换成脚、嘴巴)。这也是一种教孩子学会表达的方式。 TO孩子: 台湾亲子教育达人小鱼妈在她的文章中曾说过:有时候,很多矛盾的焦点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打人、推人、吵架“上,其实是”嘲笑与好笑的差别、如何说话以及要说什么话、怎样处理自己糟糕的情绪“等这些更基础的问题上。 对很多小孩子来说,大部分的暴力行为可能都是因为不当的表达方式引起的,所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是解决暴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当我生气的时候,我可以说。。。。。。 当我高兴的时候,我可以说。。。。。。 制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转盘,和孩子模拟遇到的各种麻烦,然后在转盘上找出对应的方法。 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是解决暴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我的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TO家长: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表达能力还不够强,很多时候家长其实并不知道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同时出现了下面这些情况,就需要特别特别注意。 1.身体上的表现:伤疤,淤青, 做噩梦,突然开始频繁地尿床 2.情绪上的表现:胆小,紧张,爱哭,不高兴,莫名地发脾气 3.越来越讨厌去幼儿园 当你发现上述情况后去问孩子,如果他没办法把事情说清楚,你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帮助他。 1.你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啊? 2.有没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的事情发生? 3.你和谁一起玩了? 4.你玩什么游戏了?好玩吗? 5.你愿意和其他人玩一些不一样的游戏吗? 6.你期待明天继续去幼儿园玩吗? 如果确定自己的孩子遭遇了暴力,保护他们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跟孩子把这件事情说开,帮助孩子理解他遭遇了什么样的事情,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怀和帮助。 1、倾听。参考上面的问题,听听孩子是怎么回答的。 2、保持冷静。如果你感觉愤怒或者焦虑,等自己平静了再去找孩子谈。这是一个以身作则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3、帮助孩子用简单的话总结遇到的问题。可以说:也就是说你在看书的时候小明抢了你的书并把它扔掉了是吗? 4、认同他的确遇到了麻烦。可以说:听上去你在看书的时候遇到了很可怕的事儿。 5、孩子感到难过或者害怕都是正常的。可以说: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很害怕,这很正常。 6、表扬。可以说:我很高兴你愿意把这事儿说给我听。 7、让孩子知道你会帮他渡过难关。可以说:听上去你遇到了很不好的事情,那来想想看我们能做些什么改变这个情况呢? 8、聊聊为什么人会有暴力行为。可以参考上文小鱼妈说的话。 9、避免使用负面的说辞。比如:你就不能勇敢点吗?不要总是跟我抱怨别人对你怎么怎么样!可怜的小东西,没关系,你就在家呆着吧。 TO孩子: 当冲突无法避免的时候,下面这些实用方法可以试试看 打嘴仗可以这样说: 幼儿园老师教过一句很实用的话,无论别人说什么,小朋友只要回复一句:说别人就是说你自己!说这句的时候气势要足,嗓门要大,如果能一口气说上好几遍,把人家直接说懵然后转身就走效果会更好。 肢体冲突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1.问问题。这是一个心理学老师教儿子的绝招,他说:幼儿园小朋友智力有限,只要充满自信多次提问即可。 比如“你凭什么欺负人?!你除了打架还会做什么?!你以为你最厉害吗?!”等等,多提问题,对方只要一想回答你的问题,一思考就激活了理性脑,但问题多他又回答不过来,大脑死机,就忘记动手了。 2.拔腿跑,找老师求助。基本上只要老师出马,没有调和不了的矛盾。 ?读一些有针对性的绘本给孩子 父母平时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孩子读一些这方面的绘本。 1.《生气汤》 这一天霍斯过得很不高兴,他带着一肚了怨气回家。但是,霍斯的妈妈却知道怎么处理那一肚子的怨气——那就是煮一锅“生气汤”! 你看这位妈一不批评,二不教训,三不追问。她知道,在这种场合讨论“儿童行为规范”没有任何意义。而且生气嘛,本就是天赋人权,不应该抵制孩子的情绪,而是要教孩子学会自我疏导。
我孩子今年初三,16岁,小的时候还比较乖的,可能是因为三代单传,从小家人就比较溺爱,基本上的购买欲望都会得到满足。但是自从去年初二下半年开始没有满足他的购买要求,打骂父母。今年过年开始,他开始跟四个朋友买鞋99年的乔丹复刻,1900左右,已经买了五双了,前几天还要买,我没答应。从那之后脾气变得更加的暴躁,昨天就因为校服脏了被他我洗了,他就打了我。
我和孩子爸爸用了各种软硬兼施方法,孩子爸爸甚至是打骂了好几次,我也因为孩子的状况痛哭了好几次,也向专业机构咨询指导过。非但没有改变孩子的状况,孩子的状况反而变得更加的恶劣。
从之前的不搭理我和他爸爸,到后来开始顶嘴,后来甚至是诅咒我们,眼神看着我们就像前世的仇人,从之前偶尔不回家,到后来几天都不见人影。钱用完了以后就回家偷钱,后来被我们发现了以后,家里面就不放现金以后,以自杀的方法逼迫我们给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要尽早用合适的方法教育孩子
)之后,看到他平时发的朋友圈,有很多知识点,教育孩子的方法。
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本身情绪波动大,开始注重自我形象,与同伴进行各种有意识无意识的攀比,与父母更是诸多矛盾和冲突,孩子能否接受家长的教育,关键取决于孩子在内心如何看待家长,如果孩子根本就厌烦,根本就不想接受家长的引导,这种情况下越努力教育就越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