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目前十三亿左右的人口,我敢说真正了解自己国家的估计不足三成,而真正了解世界的,可能三成里面也只有三成。这里的真正了解我大致总结为三项:过去(历史),现在(时政),将来(趋势)。
中国人对历史有个绝妙的总结:任人粉饰的姑娘。说得直白些,即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因此,我们很难从正规途径了解我们的过去。
至于时政,我想关注的人本身就不足三成,因为这东西太枯燥,既没有偶像剧里的颜值,又没有综艺节目那么搞笑,真心没劲。久而久之,人们就丧失了对时事的判断能力,无论是重大变故,还是新颁布的民生政策,人们都习惯性依赖媒体的解读。
还有这将来的趋势,更是扑朔迷离了,眼下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都已经迈入资本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了,我们却不敢知道我们现在究竟处在哪种社会形态之下。
未来几十年内,人类随时可能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尚未解决贫富差距的我们,能否抵得住这时代洪流?
一个中国尚且如此难懂,又何况是整个世界。因此,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越来越多富起来的人,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去留学,从而掀起一股留学热。对此现象,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的解释,让我印象深刻。
& 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关乎教育,还关乎我们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培养孩子们对世界正确的认识,才能使我们在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提高自己的地位。&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究竟有多重要,这里龙永图先生举了两个例子,七八十年代他初到联合国工作,因为那会儿国内的信息闭塞,他对世界格局一无所知,当被要求代表中国立场表态时,他也手足无措。
最后只好人云亦云,凡事发展中国家同意的,自己就跟着同意,反之,就跟着反对,相当的滑稽。
还有,一旦在国际会议上遭遇西方国家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就坚决给予反对。他当时认为,这肯定是老外的阴谋,自己搞了几十年的工业,经济发展成熟了,现在轮到发展中国家了,就开始提高标准,真是其心可诛。
然而直到现在吃了环境污染的亏,吸了几年的雾霾,龙老先生才明白当时真的是够荒唐,环境永远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这大概就是错误的世界观闹的笑话吧,对世界格局缺乏了解,对西方社会缺乏了解,以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我们从小接受仇恨教育,敌视西方,敌视美日,教科书上和影视剧里,比比皆是。这无形之中就造成了我们对西方的抵触心理,当他们提出提高环保标准等问题时,都自然而然联想到了阴谋。
就说我吧,当年对美国也是恨之入骨,从克林顿开始,一直恨到小布什,到了奥巴马之后就渐渐改观了。因为我开始接触世界文明,发现新闻以外的西方社会,这时再回想过去,自己都能被自己尴尬着。
作为外交官的龙永图,自然比我们更加了解西方,所以当他的外孙女去美国留学时,既为中共高官,也表示有种内在的力量,无法抗拒之。
如果把一个人的思想比作一栋建筑,我觉得世界观就是地基,假如地基打歪了,哪怕用再坚实的钢筋水泥去堆砌,终究还是一栋危楼。
这里我又想起十多年前央视一档名为《对话》的栏目,有一期节目组请了三位应试教育最成功的女孩,与当时的& 问题少年&韩寒展开撕逼大战,跟三英战吕布似得。
我不知道17岁的韩寒构建了怎样一个世界观,但那三位少女学霸,绝对是照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而构建的,将来必定是国之栋梁。其中一位少女马楠,在克林顿访华时还向他表达过对美国的不满,当时引得国人一片掌声。
哪知十年后,马楠拿了美国绿卡,嫁了美国老公;另一个少女刘亦婷,就是著名的哈佛少女,也嫁了个美国老公;还有一个好像叫黄思路,北大毕业后去了哥伦比亚,同样嫁了老外。
三人确实都很优秀,也无一例外地成功了,只是换了一种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她们成功的背后,是一次世界观的崩塌和重建,当她们发现外面的世界与过去宣传的全然相反时,无不决然离去。正应了那句话,女人一旦变了心,就再也回不去了。
这也可能是立场与原则的博弈吧,而立场坚定与否,多半在于他所得的利益份额。可想而知,那些依然坚持在岗的人,在各自筑建的危楼里,摇摇欲坠的世界奇观内,需要何等扭曲的心灵与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