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将会和自己的身体和头发一样陪伴人们的一生,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与人很好地用语言沟通和交流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生活工作或是取得成功,因此,在孩提时代父母帮助孩子很好地掌握语言的表达和积累对孩子至关重要。
1.听觉的培养
听觉的培养?没有看错吧!孩子的语言表达和听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啊?培养孩子的语言为什么要先重视听觉的培养呢?因为人们只有在能听得见的情况下才能发声,才能掌握语言。所以,听觉的培养非常重要,多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从小养成听故事听声音的好习惯,这对孩子日后的语言学习大有帮助。
2.视觉的培养
孩子只有在打开了视野的情况下才能接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获得丰富的大自然讯息,再通过大脑的整理变成文字或是语言表达出来。视觉的培养同样需要从儿时开始,让孩子我欣赏丰富的色彩,多变的大自然,神奇的风景,和视线内所接触到所有美好或是丑恶的东西,都有益于日后孩子的语言发育。
3.语汇的积累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多数时候来自于词汇的积累,也就是说孩子的脑子里知道要用一句什么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形容此时的场景。语言和词汇的积累来自于平时的阅读或是听故事或是电视、电影等。给孩子适当的地看电视或动画片能丰富孩子的词汇积累,尤其是一些有着精彩对白的电视电影,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听故事和阅读也同样能帮助孩子积累一定的词汇。
4.多给鼓励
有此家长反应自己的孩子很胆小,明明会说,却不敢说或是怕自己说得不好而不想说。面对这样子的情况,家长要先找到孩子不愿意说的原因,是不是曾经有大人在孩子说话时候嘲笑过他,或是他在讲的时候大人打断了他的讲话,或是说在和同龄人玩的时候同龄人曾经说他说话声音太难听等等原因。找到原因之后,父母要帮助孩子走出不自信,鼓励孩子多说,并且每次都用肯定的目光给与孩子支持,在父母的鼓励之下,孩子终于大胆地开口。只有不断地去说,语言表达才会越来越好。
5.创造学习机会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言学会机会父母们都可以好好把握,比如带孩子去公园玩,父母们可以跟在孩子身后,看他们怎么与工作人员交流找到自己喜欢的游玩区;带孩子去购物,并邀请孩子帮自己挑选物品并去结帐;和孩子一起去拜访邻居等,多给孩子创造使用语言的机会,孩子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不少。
0语言表达能力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父母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分享给大家!
0~1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培养方法
宝宝因为对语言发生兴趣,从而开始模仿,从模仿开始掌握,从掌握开始熟练……宝宝学习说话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
模仿发声:宝宝发声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妈妈对宝宝的第一次训练要从模仿开始。每天,妈妈可以在宝宝很开心的时候,抱起自己的宝宝,在他面前做出张嘴、吐舌或其他各种表情,或是慢慢地对着宝宝说出你希望宝宝掌握的第一个词。这时候你要让宝宝注意到你的口形和面部表情,逗他发音。逐渐地,宝宝就会发出声音应答你,与你进行“母子对话”。
吸引注意力:对宝宝听觉的训练也能够促进宝宝对于语言的掌握,因为宝宝只有先学会了听,才会学习说话。妈妈可以拿一些比较好玩的发声玩具,如铃铛、拨浪鼓等,在宝宝面前摇晃,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把目光集中在你的脸上。这时候你就可以对着宝宝喊出他的名字,或是对着他说话;妈妈还可以在宝宝四周制造声音,让宝宝寻找声源,加强宝宝对声音的注意力。》》对孩子的爱不只是嘴上说说
播放“宝宝音乐”:宝宝对音乐有很高的敏感度,童谣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最适合小宝宝听。针对这些特点,妈妈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节奏欢快的宝宝音乐放给他听,每天只要播放十几分钟就可以。宝宝对妈妈的声音最熟悉,为了更好地让宝宝学习,妈妈可以亲自上阵,自己唱童谣给宝宝听。宝宝哭闹或者是每次睡觉前,妈妈都可以为宝宝轻轻哼唱摇篮曲,这样可以让宝宝很快安静下来,为他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睡眠环境。
学动物的声音:拟声词是最容易被人类掌握的语言,也是最容易引起宝宝兴趣的语言之一。为了引起宝宝对语言的兴趣,妈妈、爸爸可以用夸张的表情,模仿各种熟悉的小动物的叫声给宝宝听,在模仿声音的同时,妈妈最好也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拍手游戏:宝宝7个月以后,就能在听到一些特定的语言信号时用动作表示出来了。为了训练宝宝语言理解力与模仿力,妈妈可以和宝宝玩拍手游戏。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握住他的两只小手,然后教他对拍。在教宝宝拍手过程中,妈妈不要忘记边拍边说:“拍拍手。”让宝宝熟练一段时间后,不握他的手,看宝宝能不能自己拍手。
1~2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培养方法
这个时期是宝宝学习语言最快的时候,宝宝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宝宝语言会从简单的单词过渡到完整的句子,每天都会让身边亲人惊喜不断。这一时期也是宝宝对外界最为好奇的时期,妈妈可以充分利用宝宝的好奇心来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
看图说话:看图说话能够培养宝宝对事物的理解、分析、模仿能力,能够促进宝宝对于声音模仿的兴趣。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与图画,如小鸡、小鸭等小动物的图片。妈妈可以将图片展示给宝宝看,在展示过程中,需要反复模仿动物的声音几次,让宝宝自己模仿。为了提高效果,妈妈可以将动物的动作加进去,让宝宝模仿相应的动作。在宝宝熟练一段时间后,妈妈可以把图片放在宝宝面前,然后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让宝宝辨认图片。
练习说做:练习说做能够锻炼宝宝听指令做动作的能力,强化宝宝对声音的理解力。当宝宝掌握了简单的句子的时候,妈妈就可以尝试“练习说做”。比如你回到家里时,可以对宝宝说:“我的乖宝宝,去把妈妈的拖鞋拿过来”;或是在家里时对宝宝说:“宝贝,把积木拿出来,妈妈和你一起玩吧”等。如果宝宝能够按照你的指令去做,就能够锻炼宝宝听指令做动作的能力。
指认部位:指认身体部位是宝宝培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提高宝宝对语言的兴趣、培养宝宝对语言理解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妈妈可以与宝宝面对面坐好,让他看着妈妈。妈妈可以随便地说出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让宝宝指认出来。如,妈妈说“鼻子”,那么宝宝会用手指向你的鼻子,或是妈妈可以要求宝宝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
情景再现:情景再现可以培养宝宝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掌握、对于事物记忆力的深化。例如,妈妈上周带宝宝去了动物园,那么这周可以故地重游,在经过相同的地方时可以向宝宝提出问题。如“这里是哪里啊?”“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了啊?”
扩词成句:当宝宝和你主动说话或寻求帮助时,你可以借机要求宝宝“扩词成句”。比如,宝宝对你说渴。你可以教他说:“我要喝水。”当然,宝宝不可能一次就学会,而且可能还带有儿化音,但是这些都没有关系。妈妈需要注意的是,场景的选择不能够太陌生,最好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熟悉事物。
小提醒: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都开始给宝宝讲一个睡前故事,如果你的故事足够有趣,那么对宝宝的帮助将会很大。
3~6岁宝宝语言能力的培养方法
这个阶段是宝宝语言发展的飞跃期。宝宝的发音器官已发育成熟,能正确发出全部音节。宝宝在4岁前已学会了用名—动—名的句子结构模式来表达。5岁左右的宝宝基本上能对大部分简单句按句法进行正确理解,还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和图片上的内容,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和复述故事,能大胆、清楚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意见。爸爸妈妈可以着重于宝宝语言表现力的培养,鼓励宝宝逐步做到大声、清楚、富于表情,不慌不忙地说话。当发现宝宝对个别容易混淆的音发不准时,爸爸妈妈应该及时进行矫正。
鼓励孩子把话说完整:家长切记要用规范的普通话与孩子说话,并且不用方言或模仿孩子可爱的儿语,诸如“狗狗玩”、“洗手手”之类。 孩子说——“吃糖糖”,家长要立刻纠正——“我要吃糖”,并且要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把你的想法说完整”。还可以追问——“你想吃什么糖?你能用一句话把自己要求说清楚吗?”引导孩子说出——“爸爸,我想吃那种黑色的巧克力糖。”让孩子学会组织语言,把多种主要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别人听明白。力求口齿清晰、用词准确,富于表现力。这对孩子逐步养成说完整的话——规范的语言非常重要。家长平时在说话时也尽量说长句,家庭语言不要过于简单、刻板,要生动、幽默些,为孩子提供样本。 有人说从孩子的说话就能知道孩子的家庭背景。
积累词语,多打比方: 孩子说——“阳台上花开了!”家长可以引导“能换一种说法吗?怎么样开着呀?像什么?”“象一只大蝴蝶,很好看”让孩子学会用比喻。因为,学语言和培养想象力要同步进行。用词尽量丰富多样,避免语言单调贫乏。譬如,比“好看”更确切的词可以说“漂亮”、“美丽”等。晚上城市广场的灯亮了,用于形容“灯”的词有 “灯火辉煌”、“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等。父母要有意识地重复一些新词语,并把它放在句子中来说,不断强化巩固。让孩子学语言一开始就有个高起点。
多做语言游戏,玩出语言趣味:若要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仅靠平时与之交谈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想方设法利用散步、睡前时间做你一言我一语的语言游戏。譬如,开展家庭成语接龙比赛,家庭演讲比赛、猜谜语比赛(用儿歌做谜面的)。词语修饰。如“风”可以说成“柔和的风”、“凉爽的风”、“刺骨的风”、“萧瑟的风”等。为了准备成语接龙比赛,为孩子买了成语词典、成语故事磁带、书,孩子会主动去看,去记忆。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做以上各种游戏,使他觉得学语言是一项很有趣的事。既锻炼了记忆能力、应变能力、想象能力、扩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等,又培养了他对语言的敏感和语言的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是关键:阅读要先从亲子共读开始,引导小儿阅读时,家长可经历四个阶段:家长读、家长和宝宝同时读、各人读一段、放手让他读。图书的选择也经过四个阶段:字少画多的书、字多画少的书、无画的拼音书、无画无拼音的书。经过循序渐进的阅读方式,既增加了词汇量,又积累了不少知识,为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要求孩子:晨间读诗,大声有感情;睡前读故事,轻声、默读,拿笔读书,边读边做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