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念叨,上海户口是不是越来越没含金量了?尤其去年房产新政一出,外环买房只要1年社保,不少人觉得“户口的买房优势塌了”。作为在上海摸爬滚打十年、刚落完户的人,今天用大白话跟大伙掰扯掰扯,现在弄上海户口到底划算不,哪些人该冲,哪些人纯瞎折腾。
先说说上海户口的“真值钱在哪儿”。
教育这块是实打实的硬通货。有户口的话,娃中考、高考能走上海本地通道,分数线比河南、山东这些高考大省低不少。就拿一本线来说,上海比河南能低50分左右,985、211录取率更是高出一大截。当然也得说句实在的,要是对学校要求不高,居住证满120积分,娃也能在上海上学,就是中考、高考时限制多,比如有些重点高中只招有户口的。
买房优势确实弱了。以前没户口想买房,得攒5年社保,还得结婚。现在外环内1年社保就能买,单身也能买,等于把“户口买房”的门槛拆了大半。但内环核心区的优质学区房,还是得有户口才能对口入学,这一点没松动。
再说说哪些人真该抓紧落户,别犹豫。
第一类是“教育刚需族”。要是老家在河南、山东这些高考大省,想让娃避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上海户口的升学红利必须抓。我表姐家孩子在山东读初中时成绩中游,后来随迁落户上海,去年高考稳稳上了一本,这在山东老家几乎不可能。这种实打实的优势,短时间内变不了。
第二类是“顺手能拿到的”。比如应届毕业生,清北复交等6所高校的本科,或者42所高校的硕士,毕业直接就能落,不用花钱不用等,这种“白给”的机会千万别放过。还有留学生,世界排名前50的学校毕业直接落,前51-100的交6个月社保就行,基本没难度,多个户口总比没有强。
第三类是“熬到临门一脚的”。走居转户的朋友,社保、个税交了七八年,职称也评了,就差最后一步,这时候放弃等于前功尽弃。我邻居大哥熬了7年,中间换工作都特意选能续社保的公司,去年终于落户,他说“哪怕现在户口价值降了,也得拿到,不然对不起自己熬的那些夜”。
再说说落户的几种靠谱方式,别被中介忽悠。
居转户最常见:
- 7年居住证+7年社保,有中级职称的话,后4年里36个月社保基数达到1.3倍就行;
- 没职称的,后4年得有36个月社保基数达到2倍;
- 要是在临港上班,5年居住证+5年社保,后3年社保基数1倍就够,比市区松不少。
留学生落户很灵活:
- 世界排名前50的学校,毕业直接落;
- 前51-100的,交6个月社保,基数不限;
- 排名再往后的,交半年到1年社保,基数达标就行。
人才引进适合高学历或技术人才:
- 本科+高新企业工作,2年社保基数2倍;
- 硕士+高新企业,1年社保基数2倍;
- 有高级职称的,半年社保基数2倍就够。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落户这事儿,千万别跟风。要是你既不是教育刚需,也不是轻松能拿到户口的群体,更没熬到快成功,真没必要硬扛。上海机会多,但生活成本也高,与其为了一个户口掏空积蓄,不如想想自己真正需要啥。
你们觉得现在上海户口最值钱的是哪点?身边有为了落户折腾半天的朋友吗?来评论区聊聊,给更多人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