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科方面的知识常常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去不断记忆(背诵),跟遗忘不断作斗争,尤其是语文和英语。而许多学生往往苦恼自己记忆力不好,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简单易行,成本很低很低的操作方式,那就是“很大声地朗读”。
英语和语文是学生必须常常记忆并背诵的大科目,“大声朗读真真是一个特别简单、很易操作的方法,不仅能提高语文和英语素养,还能促进语文和英语成绩,实在是一箭双雕的大好事。
&& 提到孩子的语文学习,我们常常会说到一个词就是“语文素养”,很多家长现在都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比如让孩子多动笔写字,多读书、写日记等等,这些都是培养语文素养,进而帮助孩子提高语文成绩的好方法。其实,还有一个特别简单、很容易操作的方法,那就是:大声朗读。
我们这里说的朗读,指的是让孩子大声把文章读出来,声音洪亮有自信,而不是小声念叨,最好带着表情和感情色彩,否则就是干嚎——经常发现有某学生早上朝读时一看到老师来了,故意装模作样,声音大大地读课文,其实他并不是真正在大声朗读。
有资深语文老师结合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指出,大声朗读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培养非常关键,同时大声朗读也是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好办法。
老师认为,很多孩子读书很多但是没有效果,或者把课文看了很多遍,还是成绩不好,往往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认真去看,有时候甚至眼睛在书里,心思早就飞走了。大声朗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如果能大声把看到的内容念出来,就一定不会走神,因为他的眼睛必须去关注自己朗读的内容,紧盯着字词句看,如此效果当然比默默看书要好太多!经常看到有少数学生用手指指着内容,大声读,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眼睛看错,怕漏了要读的内容——虽说这样习惯不是很好,也不提倡,但至少表示他在用心读、用心看。
很多家长和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其实都忽略了大声朗读,很多孩子性格比较内敛,也不愿意出声读课文。
大声朗读对记忆也很有帮助,那些背课文比较快、比较准的学生,往往都喜欢大声读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校会给孩子朗读课文的任务,就是因为学校非常清楚朗读的重要性。
当然,大声朗读的好处远远不止于这些,除了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大声朗读还能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性格,改善一些心理问题,让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这些好处不仅对孩子眼下的学习有帮助,还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再来说说学英语,我想借用“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想告诉大家说:学好英语“大声朗读”能做你的“舟”!
不少中小学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常被各式难处包围并苦恼,无所适从,望“洋”兴叹。其实他们往往忽视了一个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那就是“大声朗读”。谁能坚持每天正正经经朗读英语十几二十分钟,谁就学得轻松,学得心花怒放。
可惜有许多同学不要说平时未能抽空捧起英语课本读读,就是在规定的朗读时间也是做做样子。殊不知,初学英语也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一样天天读着的东西,一旦用起来便会脱口而出,融会贯通。朗读不仅能使自己的语音音、语调正确,而且大声地、带着表情地朗读(模仿),并随时注意口、眼、耳、脑齐心作战,更能增强记忆的效果。如对“音标、字母(组合)、音节读音规则、发音要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记生词时只要认真盯住音标、生词反复朗读,一切便都迎刃而解了。甚至对课文中原先弄不懂的地方,或许读着读着就豁然开朗了: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 朗读最好和默读相交替,这样的效果会更佳。有些东西在读之前,最好先对大致内容理解一番,再读,更能心领神会,豁豁然贯通。单词记了又会忘,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什么苦恼的,这跟“这餐吃饱了,过段时间又饿了,又得继续吃”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小时候经常挨爷爷的骂:还想吃一餐管几餐?还有,单词不能孤立地读、记,一定要放置于真实的语境中理解,朗读并记忆。单词或词组一旦脱离了语境(不放到实际交流中去),指定会忘得更快,没有生命力呀!如果时时念叨、用着、想着,它又能忘到哪里去呢!
中国学生,尤其农村学生,身处环境全是母语,甚至方言四起,学英语再不愿开口多读,多说(模仿),要想学好可真似登天。如果能克服这个缺点,每天坚持认真模仿正确发音,多练习几遍,既温故又知新,收获必定不浅,而且还会觉得英语挺容易学。
早晚是记忆的最佳时间,12~25岁是记忆的最佳年龄!学好英语、记忆单词或诗词以“朗读”为“舟”是切实可行的,但这并不排斥其他的学习方法。总之,朗读,特别是大声朗读是应当时时受到青少年学生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