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跑步成为越来越“时髦”的一项全民运动,人们因为各种理由纷纷加入“跑步军团”,除了减肥瘦身,更多人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然而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过于积极跑步的人的平均寿命其实和不怎么跑步的人相差无几,同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适度是问题的关键。跑步这项看似适合“全民”的运动,同样需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去参与。
“越跑越长寿”并非绝对
几年前,据美国MSNBC网站报道,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国家跑步俱乐部成员进行了20年跟踪发现,跑步者在这期间的长寿几率,要比不跑步但生活方式同样健康的人高近50%。而近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会议上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平均一周跑步里程大于20英里(约32公里)的人,没有那些每周跑步量小于20英里的人长寿。事实上,他们的平均寿命和不怎么跑步的人差不多。研究者分析了超过3800名年龄大于35岁的男女研究参与者的数据。参与者们要报告他们每周的跑步里程,以及他们心血管健康状况的信息和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常见止痛药的使用情况。将近70%的研究参与者的跑步里程都多于每周20英里。
将长寿与跑步里程相对照,研究人员发现了U字形数据结构,并得出结论:每周有适度跑步量的人最长寿。研究者并没有发现心血管健康或止痛药使用,与长距离跑步者较短寿命的明显联系,因此这种联系背后的原因仍然不清楚。近年来不少研究都显示,跑步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新研究却支持耐力运动存在风险的观点。梅约诊所201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多的锻炼可能会损害心血管,例如发生心脏和血管膨大的现象。因此,对于一部分不爱运动的人群来说需要提高运动量,而对于另一部分运动积极分子而言,则需要节制自己的运动量。
“适量”标准因人而异
近年来不少研究显示,每周有适度跑步量的人最长寿,对于很多崇尚健康的人来说,跑步是一项最便捷有效的运动方式。很多人都知道“适量”的重要性,运动起来必须有“度”。美国中央心脏病学会的心脏病学家James O‘Keefe博士认为,只要你乐意便可节制自己的运动量,我们的人体基因上就是契合此等程度的运动的,我们的人体构造不适合一次性奔跑26英里(约42公里),或者间断跑完100英里(约161公里),又或者进行连续12小时的长距离三项全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