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沪居住证及居转户下月改革最短2年可落户》的消息引起了热议。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房地产影响有限。
尽管政策细则还未出,但据称有两方面重大突破。第一,时间上的缩短,原本落户至少需要7年,现在可以缩短至2年、3年或者5年;第二,原先主要看个人的学历、职称、缴金、纳税等方面,今后要看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效益、团队纳税等因素。也就是说未来创业型的人才更容易获得落户的资格,并且,这类创业拿到风投越大、或缴税越多,获得落户的时间就会越短越容易。、
德佑链家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认为,这部分人的占比非常少,对于沪上刚需型产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沪上知名高端住宅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据德佑链家门店介绍,像类似翠湖天地、财富海景花园这类沪上知名顶级高端产品,它的买家90%都是生意人,其中30-40%的买家都是外省市人群。 最近,新上海人雷女士为了孩子在沪上学的事,跑了好几次人才中心。按规定,外地来沪人员只有在居住证积分满120分时,其子女才能在上海参加中高考。雷女士想到自己毕业于紧缺专业,可以申请30分加分,于是委托单位前往浦东人才中心办理,不料,因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和《上海市居住证》紧缺专业目录有一字之差,加分泡了汤。
(雷女士:我的专业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然后他们目录上面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一开始我一直以为我就属于那个紧缺目录,我一直就是觉得没有问题的事,怎么就搞得他们不认可这个事呢,我觉得很诧异。)
无独有偶,同样在浦东工作的武先生,在申请稀缺专业加分时,也碰到了类似问题,他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是"机电一体化",而紧缺专业表上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两字之差,加分没能成功。
(武先生:我后来就打电话给教委嘛,但是教委说这两个专业,是同一个专业,没有本质区别。可能在每个学校取名字的时候会有一个字两个字的差别。他们(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说专业要一个字不差才能办嘛。)
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只是居住证积分政策的受理部门,一旦出现申请加分专业名称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按理应向上申报。
(吴烨 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因为有很多涉及到一些比如说很专业的一些相关的要求吧,如果有差异的话,那我们作为一个受理部门呢,就没法做一个进一步的判断了,我们会把这个情况呢,上报给我们上一级的有关部门。)
那么,对于雷女士和武先生申请,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向上申报了吗?信访办工作人员查询后告诉记者,两位当事人的加分申请在区级层面就被打了回票,压根没有被受理。于是,记者拿着这俩人的毕业证复印件,前往其他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咨询。静安区的答复是,只有一两个字的差别,区里不会卡住类似申请。
【静安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上面申报呀,因为对于紧缺专业如果你有字不对的话,名字上面有点出入的话,这边都要,具体要特别,特事特办一样的,要专门去申报的。】
黄浦区人才交流中心则表示,一两个字其实不是关键,关键是此人所在单位,他所从事的工作,与这个紧缺专业是否一致。
【黄浦区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比如他是学护理专业护理学的,但是他是在一个工业公司完全不搭界的公司,那也没用的,他也不是做这个的根本没用的。必须公司来给他申请的时候我们才能判定他是不是(有资格)。那么至于专业上的一两个字呢,这个只要专业抬头号相对应就可以了,也没说一定要完全一致,这个应该没什么问题。】
那么,对于紧缺专业的居住证加分申请,为何各区的执行方式会各不相同?居住证积分挂钩公共服务待遇,专业有一字之差就一票否决,这又是否合理呢?对于这个问题,市人保局没有接受记者采访,而12333社保服务热线表示,如有争议,可以通过区人才交流中心向市级层面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