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入9月后,留学申请就逐步进入了高峰期,在此建议想要在13年顺利拿到秋季入学的好offer的各位学生,从现在一定要抓紧时间开始规划和准备了,再晚的话可就失去了时间上的优势了。
&
一、专业定位:申请专业的谨慎选择
从专业定位上来说,如果是申请本科的学生,若对要申的专业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则问题还不大,因为美国本科大多实施的是通识教育,过去就读的前两年是不分明确专业的,因此有时间慢慢找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定下最终专业,申请时只需要大致定一下偏文还是偏理即可,主要是让申请材料的准备能有个基准点和明确目标,这样会更有利于让申请材料有特色。
&
如果是申请硕士的话,需要考虑的是两个方面,第一要考虑自己是为未来方便就业而读书的,还是为搞学术研究而读书,这两者的最终目标不同,对你的申请定位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从材料准备的侧重点来讲也是有很大区别;考虑完了第一点之后,第二需要考虑的是转专业还是跨专业,从申请专业的难度上来讲,没有所谓的绝对难申请的专业,也没有所谓的容易申请的专业,主要是看你的专业跟你是否合适,是否match,这是很重要的。申请的难度也是主要来自于是否适合,因此这样可以推论出的结果是,申请本专业大多是比跨专业申请要容易一些,然后跨专业的难度上是跨的专业相关度越小,则难度也越大。而专业的选择上,也将直接影响录取结果,因此一定要谨慎选择。
&
二、硬件提升:GT成绩提升,GRE sub井上添花
有很多留学机构依然会打出背景提升的名号来吸引申请人的眼球。其实说实在的,在如今这个阶段,背景等软件条件的提升空间是极少,比如找个实习吧,肯定会耽误很多准备申请材料的时间;如果阅读一些书籍想用于写PS,那请算算除掉上课的时间、除了申请材料准备的时间,在短短一两个月内能阅读多少本经典书籍呢?尤其如果是理工科的,来得及消化完一本经典学术书吗?答案是不可能的。在短期内可以提高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GT成绩
虽说GRE,GMAT,IBT考试也是应该很早就开始准备的,但相信如今这个时间段依然会有很多学生还没来得及考完试的,而短期内通过封闭式的训练和复习,提高语言成绩的可能性依然是有的。之前我们就有英语基础并不好的学生,在3个月内硬生生的把托福成绩从60多分提高到了85分,虽说85分也并不是非常高的分数,但是已经足以最后帮助他得以进入了综排前70的学校。因此语言考试成绩在短期内可以考虑进行一下突破,即使已经有了考试成绩,如果你的申请材料已经委托了机构给你准备,那完全可以有时间去突破一下,争取将分数再提高一下,要知道如今每年申请出国的人数是与日俱增的,提高一个档次的分数,再同等条件下将足以帮助你甩掉一大批竞争对手。
&
2、 GRE的sub
很多人对理工科以及文科专业申请中的GRE sub考试存在很多疑虑。到底它在申请中占有多重的地位呢?是否一定需要有sub成绩呢?它对申请能带来多大的优势呢?面对这些疑问,必须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才能在申请的道路上使自己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
&
首先一些有明显跨度的转专业大多需要考Sub,应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有一些学校是对此有明确规定的。但事实上,Sub在奖学金的申请上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有 Sub考试科目是Biochemistry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生化), Literature in English(英语文学), Biology(生物), Mathematics(数学), Chemistry(化学), Physics(物理)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 Psychology(心理学),其中和生物相关的是Biochemistry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生化),Biology(生物), Chemistry(化学)。
&
对于排名前20的学校,尤其是常春藤院校,由于他们的竞争原本就强烈,因此,很多好学校的交叉学科或者是基础研究学科往往会建议申请者去考一个Sub考试,比如物理专业,生物物理专业,化学专业等。如果你本身其他硬件成绩都比较突出,那么在一大堆同样优秀的申请者中,如果你再有一个不错的sub成绩,无疑是增加了一个砝码,因为Sub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取得高分是不容易的。此外如果要申请竞争比较激烈的专业,比如象心理学这类600人中录十来个的专业,在众多的申请者中,如果你没有什么其它的突出优势的话,想要一个好的结果,那么考一个Sub确实是有所帮助的,况且,在可以看到很多学校在入学要求上即使对Sub没有强制规定,却也都有recommend这样的要求,虽然是推荐考,但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学生的标准是比较高的,也可以看出Sub在他们心里的地位,因为这个不会随随便便写的,既然写了,肯定是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
&
另外一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那就是如果你在学校的GPA不是很高,排名也比较一般般的话,建议可以去考一个sub,事实上,现在美国人对于中国学生的GPA都有点将信将疑的,即使是学校盖章封口的。毕竟相对来说Sub是一个他们所认可的一个标准。
&
当然Sub究竟考不考,还是得自己来权衡,但就下半年的申请来说,如果你的其他成绩都已经成为定局,包括你的软件背景也已经成定局的情况下,如果还想要努力改变一下自己的申请现有条件,那么sub还是一定程度上会给你的申请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
&
三、文书材料中的精华:个性化的申请材料
文书准备的种种,相信网上也有不少的帖子以及参考建议等。但是除此以外,从以往的申请经验里看,我们为学生准备的传统文书(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以外的个性化材料对申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就申请本科而言,传统文书或许已经无法体现你的与众不同了,各类不同的个性化的体现方式都是可以为你的申请增添与众不同之处,虽然美国学校对于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没有过多的要求,比如没有要求出示相关的实习证明、实践活动证明、或者志愿者活动证明,但其实我们依然有很多方式可以记录和展现这些东西,就看怎样发挥你的创意了。
&
就申请研究生来说,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过往活动或者科研项目的综述等资料,都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展现给学校的,而这些是你传统文书中因为版面局限而无法全面展示的。有很多学生认为把什么东西都写在简历里就行了,或者觉得把自己的所有活动经历都详细的写进ps里就行了。事实上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每一个申请人都会把自己的简历写得满满的,各类的实习或科研经历真真假假。事实上学校审核材料用的时间是非常短的,而网申是他们审核资料的第一步,因此网申中可以上传文书或者让你提交各类可选材料的地方,一定要利用好这些途径去展现自己独特之处或者是特别经历,要知道每年这么多的申请者,而好学校的数量是有限的,他们根本不缺生源,因此好好提炼你申请材料中的精华,把他们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