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古代的插花艺术与现代的插花艺术对比 哪个更受人喜欢?

在沪上学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花艺是花卉艺术的简称,常常被称为“插花”,中国插花历史悠久,无论是出土的陶器、玉器、还是青铜器,都可以看到精美的花卉纹饰雕刻。它的发展历史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花卉就走进了文化领域。

花艺是花卉艺术的简称,常常被称为“插花”,中国插花历史悠久,无论是出土的陶器、玉器、还是青铜器,都可以看到精美的花卉纹饰雕刻。它的发展历史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花卉就走进了文化领域。
一起走进古代插花艺术的世界~
战国
《离骚》中有这样的话:“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说明当时就有采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时尚。以花传情,以花朋志,赋予花卉以某种寓意,可见插花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进入到了文化领域。
秦汉
秦汉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插花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插花的雏形已经初步体现。
据史书记载,西汉惠帝时,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
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盆内均匀地插着6支小红花并置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的形象,这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插花。
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前供花”的习俗使得插花渐成气候。插花艺术渐趋成熟,玩赏花木之风甚盛。当时文人、道家、佛家都有插花的嗜好,所插的花材也很广泛:梅、杏、石榴、莲花以及各色百花都有。此时已出现用盘来插花的记载。南史有这样一段描述:“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借花献佛”之礼广为流传。
人们为了保持花朵的新鲜,开始尝试将花插入水中养殖。佛前供花大都以荷花与柳枝为主要花材,不讲究插花艺术造型。当时人们已将花枝作为朋友间的馈赠佳礼,寄于千里之外。
唐代
唐代花艺在宫廷内大受欢迎,发展极盛。君王提倡,文士尚雅,仕女爱花,处处呈现一派争奇斗艳的盛况,插花已深植于民众日常生活,举国有以花会友、寄情花木之风,唐代把二月十五定为花朝,视作百花诞。
唐(9世纪)水月观音(现存大英博物馆)
唐罗汉(9世纪)
唐人罗虬在《花九锡》中,较详细地记述了当时插花的容器、剪刀、浸水、花台等,以缸为花器插牡丹等名花是唐代中国插花的一个特色。唐朝后主李煜每当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并效仿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来了个“花屋藏娇”,在周嘉敏宫里的墙壁、台阶、窗台上全插满了鲜花,还亲笔题写了“锦洞天”的门匾。唐人希望常年有花相伴,所以整枝人造绢花应运而生,以满足瓶供之需。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出土的文物中就发现了一支唐代的人造绢花,以萱草、石竹等组合形成。
唐代周昉的 《簪花仕女图》
唐 卢楞迦《六尊者图》中的佛事插花
宋代
到宋代插花更为普及,讲求高雅韵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是宋代的“四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到洛阳做西京留守推官时,欣赏了独具风韵的洛阳牡丹插花,后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人人物画中》
文学家苏轼在《吉祥寺赏牡丹》诗中,面对吉祥寺盛开的牡丹,不从正面描写牡丹之美,却从另外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我老了,但我还是喜欢把花插在头上,我一点也不害羞,倒是花儿害羞了)。从苏轼往头上插花的动作和心语中,一个乐观、豁达的老人展示于大家面前。宋时男子亦有簪花,文人雅士用插花来表达内心世界!
宋 姚月华《胆瓶花卉图》
南宋李嵩《花蓝图》
元代
元代插花风格逐渐摆脱宋代理学的影响,常用花材的寓意和谐音来表达作品的主题,钱选绘的吊篮式插花,在吊篮上放两个瓷罐,罐里分别装满金桂和银桂,上飘一枝三折形似如意的桂花枝条,暗示金贵、银贵,不如自在如意贵。反映人们祈求安定、平和、自由的愿望。
元代钱选“吊篮式自由花”插花方式
明代
明代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和完整的插花理论,在宋代精雅缛丽的基础上,更趋完善。插花不仅重意,更进而讲求布局配制,借鉴书法、绘画的结构章法等美学法则,营造插花艺术。明代文人墨客多以插花作为描写对象,反映在诗画、小说中。
以文学家袁宏道尤为突出,他在一首《戏题黄道元瓶花斋》诗中云,“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以此颜君斋,一倍添妍华。”仅用了寥寥数笔,就将插花的技艺精髓描绘的淋漓尽致。
此外,清代也盛行以蔬果当花材所作的“果盘插花”,并兴起以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百合等,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材料的名称的字音组成如“前程万里”、“百年好合”等祝福之意的谐音插花。
璀璨芬芳,给生活增添光彩。为丰富女职工幸福生活,提升个人素养,感受花艺带来的乐趣。设计院分工会举办女职工插花艺术活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视,鲜花逐渐受到众多家庭的青睐。鲜花不仅以其自然、品味、健康深得人心,更为家庭增加浪漫和温馨的情调。
鲜花虽美,插花不易。插花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插花是一项高雅的艺术活动。插花时讲究心平气和,神态专注,举止文明,优雅。插花能放松心情,修身养性。花朵之美,见之忘怀,能让人忘记忧心之事。朋友相聚,插插花,增进友谊同时又陶冶情操。
此次活动通知发出后,大家反响强烈,纷纷踊跃报名。在院女职工积极参加此次活动,花艺工作室内座无虚席。大家到达工作室时,活动桌上满满的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花儿们昂首期盼着大家的到来。
由于大部分到场的女职工都是第一次插花,动手前,花艺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花种、插花基本花型和技巧,并说明本次插花艺术活动的要求,由每位女职工亲自动手插花,制作一个精美的花篮。
眼前婀娜多姿的鲜花,沁人心脾的幽香传入鼻腔,姐妹们早已按捺不住,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大干一番。插花主要操作流程分为切花泥,挑花,修剪花枝,搭配插花。用到的鲜花有向日葵,白玫瑰,粉玫瑰,洋桔梗,粉色和绿色小雏菊等。
大家一个个兴致勃勃、神态专注,一边跟着老师学,一边用心地插花,并随时与老师互动、探讨。从挑选花束,摆造型,到修剪枝杈,相互比对,再修剪造型,最后成型。傲气的玫瑰、娇艳的洋桔梗,配上阳光的向日葵和顽强的小雏菊,借着花儿悦目的外观,满足视觉感的需求,在花艺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心灵巧手下,每个人都做出自己最美的作品。美丽又各有不同,代表彼此不同的审美与生活态度。
经过两个小时的教学,一件件美丽的作品展现在大家眼前,姐妹们相互交流插花心得,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内心充满成就感与喜悦感,整个活动过程气氛热烈。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花道是中国传统修身养性、陶冶身心的生活艺术。这次的花艺课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次学习培养一项兴趣爱好,还享受繁忙工作之余难得的休闲时光,更是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团队凝聚力,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在闲暇之余,大家可以自己采购工具花朵,动手制作插花,成果可以摆于家中,或赠予他人。赏心悦目之余,又可以增进家人、朋友间的感情。

古代的插花艺术与现代的插花艺术对比 哪个更受人喜欢?(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