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返老还童”的老人们 日间“托老所”如“幼儿园”

在沪上学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深圳新闻网是立足深圳、辐射全国的综合性区域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新闻、视频、博客、房产、汽车、财经、健康、美食、旅游、教育、时尚、娱乐、交友等20多个频道,


&



& 日托养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 半居家式&的新型养老方法,老人白天在养老中心吸收护工照顾,晚上回家生活,广泛风行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加重,& 日托养老&也日益吃香。



&



&



  八旬夫妻& 在托老所钢琴练到十级&



  沙园街道办事处民政科袁素珠科长介绍,沙园街道有60岁以上的老人约1.5万人,对老人日托服务的需求比较茂盛。& 幼儿园是‘托儿所’,我们的居家养老示范中心就相当于‘托老所’。&袁素珠打比喻说。



  87岁的何松茂和经佳如老人已经在这家日托机构& 上班&有一年多了。& 在这里可比上班舒服多了。&何松茂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看报纸。在托老所,想聊天随时都有人跟你说话,想看书这里啥书都有,想玩就到棋牌室动动头脑打打麻将,还能到卡拉OK室去唱歌。



  对何松茂夫妇来说,最解决实际问题的是吃饭。中午11时30分,托老所的饭堂准时开饭。当天中午的菜谱是煎酿三宝、咖喱土豆焖鸡、萝卜鱼丸。长者套餐价格为8元,营养套餐价格为15元比普通的套餐略微丰富一些,外加8.5元还能喝一个炖汤。从周一到周五,饭堂菜谱都不同。& 每个月我们两个人一起,才花300多块钱,划算得很。&何松茂说。



  除了吃饭,老人想理个发、洗个澡,或者请人上门煲汤、打扫一下卫生,托老所也能上门服务。& 上门服务包含就医、煲汤、送药、代购小物品、洗衣服。&袁素珠说。



  何松茂退休前是广州造船厂的工程师,妻子经佳如则是医生,如今和儿孙三代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



  何松茂每月退休工资有6000多元,经佳如每月也有近5000元退休工资,沙园街道的老人日托和幼儿园十分类似。上午早餐后,是唱歌、跳舞、棋牌、浏览、电视、音乐观赏等运动。下午则是康疗和兴趣小组,摄影、绘画、书法、音乐。何松茂对书法和绘画比较感兴趣。



  经佳如在当医生时就爱好弹钢琴。退休后,在托老所,她持续和懂钢琴的人切磋和学习钢琴。& 她在托老所里练出了钢琴十级的程度,经常弹给我听。&何松茂自满地说。



  不甘& 沦落&从老人院选择回家



  吃过午饭后,74岁的张国强和69岁的李梅芳坐在托老所外的长椅上晒太阳,两人牵手,恩爱羡煞旁人。



  张国强退休前是一位机械工程师,退休前待遇不错。他的老伴8年前就逝世。自从老伴逝世之后,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住在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更加感到到孤单。& 感到心里被虫子咬一样难受,连寻短见的心思都有了。感到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点意思了。&



  子女虽然孝顺,但丧妻之痛没有任何人可以领会,而周围也没有什么可以说话的人,张国强曾去住过两个月养老院,因为养老院人多,可以说上话。但去了两个月他就受不了。& 养老院里的老人性格各不雷同,相处起来难度很大,经常会吵架。并且,里面的很多老人已经没有了举动能力,连高低床、上厕所都不能自理,我看到那些老人大小便都在床上,真的感到他们太没尊严,活得就像行尸走肉。我不想生活在这样的负面情绪中。&



  在养老院的两个月,张国强经常坐在窗前看屋外的风景,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连饭都不吃。他想到自己& 沦落&到住老人院了,感到一阵深深的悲哀,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一个人回家住。



  2014年,张国强留心到自己所居住的街道开张了一个老人日托机构。& 子女长大了,总要离开父母的。&张国强认为,在& 托老所&是最好的养老方法,不仅减轻了子女的经济与生活累赘,也给自己找了一个娱乐场合,而托老所的费用很低,每个月的花销不过几百元。



  和其他老人到托老所打麻将不同,张国强爱好到托老所的图书馆看书,到隔壁的音乐室听音乐,他最大的兴趣是唱戏和听戏。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国强注意到,隔壁一位打扮俊俏的阿姨也在看戏曲书。张国强主动上去搭讪。& 你是一个仁攀来看书吗?&没想到这位阿姨给他一个残暴的微笑,让张国强如沐春风。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