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艺术高考领域的新政策频频出台,在新政策的导向下,各省的相关政策也相继面世。这些政策引起了艺术考生、家长和考前培训机构的高度关注。但是,面对变革,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关注,更是在摸清政策的基础上,做足准备,乘风而上。希望这次分享能够为各位艺术考生添上破风之翼。什么是艺考?艺考其实是艺术院校考试的简称,分为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艺术院校文化课的考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相同的。专业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艺术特质和潜在能力,包括了两类: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考;以及招生院校自行组织的考试,就是校考。在专业考试结束后的录取阶段,招生院校会将本校专业考试合格考生名单和考试成绩等信息按规定格式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同时将专业考试合格证寄送(发)考生本人。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专业统一考试的考生,其专业考试合格证,由省级招办负责寄送(发)考生本人。这一年的学习时间如何安排才算合理呢?艺考生学习时间的安排主要还是根据联考、校考和文化课高考的时间来定,各个阶段掌握住不同的侧重点和时间分配方法。近两年关于艺考方面的政策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具体有哪些变化?艺考政策具体有哪些变化?关于艺考政策的变化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有两个。第一个,今年全国范围内有一些高校取消了艺术类校考。根据相关消息,未来全国范围内单独组织艺术生校考的院校还会持续减少,最终可能只保留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类院校和13所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具有单独校考资格。第二个是艺考生文化分比重加大,录取线不断提高。今年的艺考形势依旧很严峻,多数省份预示今年要进一步提高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江西省更是直接出台政策,对省外院校录取分数提高20分,江苏省近三年艺术类文化分更是一年比一年高,加上各大院校的招生门槛提高,所以现在已经不再是“专业优秀、艺考无忧”的时代了。政策变化对家长和考生的影响首先,多校取消校考对于学生文化课学习时间提供了一定保证。因为以前每年在12月份联考结束后,艺考生们还要为各校陆续举办的校考做准备;现在取消校考的院校承认联考成绩,在联考结束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文化课的学习,全力迎战6月份的文化课高考。其次,取消了校考,提高了文化课要求,使得文化课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相对优势更加凸显,更适合走艺术高考之路。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会因为政策变化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对于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的同学,校考就显得尤为重要,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参加部分学校的专业校考,争取拿到一定的校考合格证,来保证自己的录取几率。对于政策变化我们当如何应对?第一个鼓励文化课基础好的同学考虑艺术高考之路。零基础学生7月份开始培训的学生到联考时,成绩达到220分左右是没有问题的,成绩好的学生通过联考,加上较好的文化课成绩,可定比单凭大文大理高考更容易进入211甚至985院校。第二是在专业集训学习阶段,考生一定要重视文化课,做到基本保证不下滑。大部分有校考的学校对艺术生录取成绩采用的算法是(校考+联考)*60%+文化*40%;没有校考的学校是(联考*60%+文化*40*)*2。虽然公式中文化课的占比低于专业课,仅为40%,但是从基数来看,文化课满分750分远大于联考的满分300分。所以撇开政策抬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不说,文化课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文化课该如何应对?关于文化课,考生应当始终坚持不忽视、不盲目、不放弃的原则。劳抓基础,不磕难题。高考的出题原则极易极难题占比小。对于艺考生,文化课学习时间相对较少,那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注重效率,重基础抓重点,必要时舍弃难点难题,并辅以教育部官网实名推荐的艺考生文化课复习专用教材-《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系统化、智能化的学习,快速补齐文化课短板,为高考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