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沪社区公共户可随居住地迁移可享受公共服务
■ 警方回应集体户口迁入公共户口疑问 &居住证明有几种方式
目前,上海人才类集体户中人户分离的现象十分普遍,开个证明往往需要在各区间长途往返。迁入& 社区公共户&后将方便市民就近享受公共服务。
因在沪无配偶、无直系亲属、无住房或所在单位未设立集体户等,确无落户条件的上海市引进人才
,可在其本人实际居住地& 社区公共户&落户。相关单位批准的引进人才
,仍可在人才类集体户落户。
昨天上午,上海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阎昭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已经在人才类集体户落户人员可在明年6月底前迁入本人住所地、所在 单位集体户或实际居住地& 社区公共户&,就近享受公共服务。目前,相关实施细则正在征求意见的阶段,包括申请落户& 社区公共户&的条件、如何提出申请,需 要准备哪些材料等。今年12月初实施细则将出台,并通过上海市公安局门户网站公布。
人才类集体户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设立的,至今有20年左右的历史,当时主要是为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外引进人才 的落户提供便利和保障。目前,人户分离情况比较普遍。
本市推出了& 公共户&的便民服务措施,为本市确无落户条件的人员提供了落户便利。阎昭告诉记者,将人才类集体户人员迁入& 社区公 共户&,是本市公安机关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推出的又一项便民服务措施,有利于实施居住地管理,方便市民就近享受公共服务事项。& 现在人才 类集体户中人户分离的情况非常多,比如户籍在宝山,但是实际的居住地在闵行,那么市民要开个户籍证明什么的都要长途往返,但是落户到实际居住地‘社区公共 户’就是属地化管理,不要到处跑了,开证明都能就近解决。&
& 社区公共户&可以流动
对于不少市民关心的一旦实际居住地发生变化,是不是要迁移户口的问题,阎昭表示,& 实际居住地发生变化,公共户户口是可以迁移的,引进人才 第一次落‘社区公共户’在宝山,三年后这个人跳槽去了闵行,公共户户口可以随个人实际居住地迁移。这其实还是为了方便群众。&
& 限制出境&属误读
对于明年7月起,滞留人才类集体户的人员将被列为& 控制户口&问题,阎昭专门作出解释,& 有市民产生误读,认为‘控制户口’是限制出境之类的, 不是这个意思。控制户口就是对长期失去联系、下落不明、出国境未归等人员,对其户口、出入境管理等事项停止办理。相关人员回来以后,可以先将户口从人才类 集体户迁到实际居住地‘社区公共户’,然后再办理相关业务。&
迁入& 社区公共户&需租赁合同、单位证明等
人才类集体户人员要迁入实际居住地的& 社区公共户&,如是租房居住的需要准备房管部门备案的租赁合同,在单位集体宿舍居住的需要单 位出具证明,住在亲朋好友家里的由居(村)委会出具证明,然后可以落户& 社区公共户&,未来劳动就业保障、医疗、计划生育等各类公共服务事项都可以属地办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