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孩子擅长交朋友,就要先给他创造与人交往的条件。
一个总是待在家,很少和小朋友接触的孩子,给他灌输再多的交往技能,他也是学不会的。
我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去朋友、亲戚家走动,不仅能让他多和其他小朋友玩,爸爸妈妈还可以借机向他示范,怎么打招呼、怎么分享、怎么帮助别人。
家长如何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2、二是不要强迫孩子一起玩。
一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太多的强迫,孩子就容易有害怕、排斥的情绪,反而会弄巧成拙。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相处模式是有一个发展规律的。
一开始,孩子会先一个人玩。大一点后,他会在玩的时候,注意观察别人在干什么,然后模仿着玩一样的玩具。
再后来,孩子们会搭两句话,互相帮个忙。发展到最高级的阶段,大家就会一起商量,合作着来玩游戏。
家长如何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END
让孩子学会分享
1
分享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爱分享的孩子,总是更容易交到朋友,收获别人的好感。
这一点在心理学上也有佐证哦。心理学里有一个著名的法则叫做“互惠法则”。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给别人一些小恩小惠后,对方会在心理上有一种亏欠我们的感觉,于是总想找机会做点什么来“补偿我们”。
家长如何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2、关于如何分享,下面这4点很重要。
1、不要强迫,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2、要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去鼓励他们分享,比如让他们一起玩、轮流玩。
3、给孩子决定权。
他可以决定把哪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拿出来分享,也可以决定分享一部分,还是分享全部。
4、要让孩子守住底线,不要一味地分享、忍让,最好变成好好先生。
END
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想要和小朋友们愉快地相处,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有的时候,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他想要加入,却不知道怎么做,就很容易产生两种后果。
一种是放弃,次数多了,孩子就会越来越沉默,渐渐回避和别人一起玩。
家长如何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2、另一种是用不恰当的方式强行加入,比如抢小朋友的玩具,推人。
这就像是学生时代的一些男生,明明对某个女生有好感,却不会表达,还幼稚地用欺负人的办法来吸引女生的注意,结果只会让对方更讨厌他。小区里的人几乎都认识他,小朋友个个都认识他,昕昕每天下午放学后从不着家,跑完一家又一家,妈妈觉得昕昕太能闹腾了,总是批评昕昕,但有一次一位邻居跟她说:“昕昕是个特别乖巧懂事的孩子,每次见了我都会问好,来我们家玩也很规矩,真是太有礼貌了,你不知道啊,昕昕是整个小区里最受欢迎的孩子了!”妈妈没想到,原来昕昕的社交能力这么强。
昕昕虽然顽皮,爱闹腾,但是他性格活泼,再加上懂礼貌,社交能力说不准比一般的成人还要强,小小年纪就能与小区里的人这么熟络,还是有一定本事在的,爱打闹的孩子有很强的社交能力,但如果孩子不属于闹腾的类型,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1.多带孩子和小朋友玩耍
家长应该多带孩子与小朋友玩耍,只有接触的人多了,孩子才会获得与人交往的机会,同时家长要多让孩子接触正能量的人,多让孩子与这类人交往,能够变得积极向上,在与人交往中,孩子也会散发出积极向上的能力。
2家长多与孩子聊天玩耍,并树立好榜样
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在日常的对话中常使用一些简单性的礼节话语,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同时还要告诉孩子,要与人文明交往,友善相处,不要用恶语伤人,让孩子从小养成规范意识。
3.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家长不要过于干涉孩子交友的问题,应该尊重孩子,给予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能够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
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如果孩子在某方面有特长,这就会给孩子自信心,并且有了结识新朋友的机会,所以如果发现孩子不多的话,家长就多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孩子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学到技能,又可以在和玩伴接触时建立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