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的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爆发!毕业人数约有874万人,创历史新高。
但现在正处于特殊时期,基本所有的学校都还没有开学,无论是省考、国考面试、事业单位联考还是其他公职考试,均已被延迟。
那些打算今年找工作的人,眼看着金三银四就这样过去,内心难免会有焦虑。
但最近国家也是相继出台了许多暖心政策,至少以下这几个消息,对各位应届生来说,还是比较暖心的!
4月起,沪上九大高校均以收到教委口头通知为由,诱骗届毕业生停止缴纳社保以换取落户资格。众多学生信以为真,受骗人数逾三百人。而为了停缴社保,多数学生不得不在原有单位辞职、停职、由正式员工专为实习员工等,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超过人民币3个多亿。
事件回顾
自5月起,各个高校均以公开会议或在学生联络群正式发布消息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以下信息。“上海市多所高校就业办主任与市教委进行了沟通,就毕业生落户申请事宜得到口头通知:(1)届申请落户的同学自6月开始必须停社保。(2)届申请落户的同学自1月开始必须停社保。(3)还未入学且需要申请落户的同学在入学当年的9月开始必须停社保。”
同时,时任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任田磊曾经到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就学生申请落户事宜进行宣讲答疑,明确表示落户必须在毕业当月停止缴纳社保。另,有届同学在上海市委领导信箱留言,对政策中规定的在校期间缴纳社保的问题提出了疑义。2月14日,市教委在网上给予公开回复,“对在校期间有缴纳社保记录的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如在其毕业当月(以学历证书载明的年月为准)仍有缴纳社保记录的,其落户申请不予受理”。再次佐证欲申请落户,必须毕业当月停缴社保的信息并非空穴来风。
7月21日,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以“有社保记录就等同于在职,在职就不符合落户条件”为由拒绝学生落户。为此,众多同学表示无法理解教委及学校前后矛盾的做法,甚至怀疑是否系高校与教委联合为了不影响下一届工商管理硕士的招生而误导学生可以落户。
至8月初,在各校学生积极与学校沟通后,以上几大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或项目中心负责人均指出停社保消息来源确实是教委给出的口头承诺,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书慧表示,“这么大的事情,不是某个高校自己乱猜测就能传递给同学们的。”华东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阮平璋也在其后与同学沟通中承认确实系教委发出停社保的通知。
8月25日,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任王静怡代表教委拒不承认此前承诺,声称上海市教委并未对学生停缴社保做出任何通知或承诺,系高校误读。此前,在学生多次与上海市教委及学生事务中心的沟通中,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处长陈华公开说出:“你们去告教委好了。”、“你们学生停社保是你个人的行为,你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等言论。而教委某男性负责人甚至说:“你们去告学校好了。”
至此,所有受骗上当的同学处在进退两难的情况,由于停止缴纳社保辞掉原有工作、居住证断档无法走居转户落户、没有居住证孩子无法上学、未来5年不能买房、无法竞拍上海车牌、甚至有些同学无法迁回原籍变成黑户等等。直接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
我们的质疑
作为政策出台的被执行方,又是学生,我们是非常弱势的群体,无法弄清楚到底学校和教委孰是孰非,在落户问题上已经陷入互相推诿的罗生门!然而我们的质疑有几点:
1. 教委信息传递失误,责任人难辞其咎
5月开始各大高校陆续向学生告知停缴社保的通知。如果真系教委所言只是高校对政策的误读,那么为何此次沪上九大高校都会同时误读?并且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持续告知同学必须停缴社保!各高校超过三百人同时停缴社保,这种情况会是偶然某个高校的某个员工个体行为吗?
教委是政策制定方,学校是信息传递方,如果所有传递方都误解了政策,是否也佐证了教委政策制定的有问题和不合理!
综上,我们不愿意也绝不相信是高校个别人员的误读!试想,各校传达信息的多为学生就业中心主任级别的领导,是国家处级干部,几大高校的数十位处级干部均误读了政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