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结合教材设计语言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以小学五年级《桂林山水》为例

在沪上学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学生在阅读中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何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在习作中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学生在阅读中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何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在习作中也提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

《桂林山水》是一篇老课文,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美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桂林山水独有的特点,语藻瑰丽,想象合理。特别是第23两节,结构相似,运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地突现了桂林水的美、山的秀,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得桂林的山和水如诗如画般展现在我们面前。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课文无非就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能力。所以,在执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关注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设计多处的语言实践,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照样子说一说。课文的第2节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作者用上了三个“真___ 啊,_____________& 。”分别从视觉和感觉上把三个特点写具体了。其实,这三句句子,后半句话都是对前半句话的进一步的补充说明。通过抓关键词,反复朗读,逐句学完这三句句子,我设计了以下的说话练习。

l& 漓江的水真___ 啊,_____________&

有了之前的学习,学生的发言很踊跃,能仿照句子,展开合理想象,表达清晰。如:

1:漓江的水真长啊,长得一眼望不到尽头。

2漓江的水真美啊,美得荡起一圈圈涟漪。

3:漓江的水真亮啊,亮得水面上金光闪闪。

.... ....

2、展开想象,学好比喻句。课文第3节写了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尤其是前两个特点,作者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形状各异和颜色鲜绿写具体了,画面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而绝无凝重呆板之感。此处,我设计了2组自选题,帮助学生学好比喻句。

第一组:

l&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l&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 ),像(&&& ),像(&&&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第二组:

l&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 )的屏障,像(& )的竹笋,像(& )的(& ),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l&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 )的(& ),像(& )的(& ),像(& )的(& ),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这两组练习属于分层训练题,兼顾到不同的学生。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独立选择完成,相对来说,每一组的第一句比较容易完成。学生的发言质量总体不错,尤其是第一组,对于形状的表述,部分学生的回答甚至超过了我的想象。把桂林的山比作葫芦、比作老鹰、比作骏马、比作如来佛的手掌... ...学生的表述富有创意,又不拘泥于模仿,这一说话练习,不仅使得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而且他们的语言也生动许多。

3、仿写练习,学习表达。除了比喻,《桂林山水》一课中,对比和排比的运用也极富特色。考虑到时间问题,我特地安排在课后进行了一次仿写练习。

l& 模仿课文23节的写法,用上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与说一句话相比,写一段话的要求就高了许多。但只有学会仿写,才能学习好的写作方法,掌握真实的写作技巧。事实证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大的。

附学生佳作:

我参观过环境清幽的绿苑小学,去过高大气派的天一小学,却从没看见过适存这样的校园。适存小学真美啊,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适存小学真静啊,静得只听到琅琅的读书声;适存小学真大啊,大得绕上一圈要好几个小时。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五重教学法特别强调,学习语文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语文学习就是重在实践运用,学生学习语言只有在语言实践中训练中习得。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提出:要想让学生仿写具体,还是要立足课堂,关注文本。所以,语言训练要紧扣文本内容,不能让语言训练和课文内容成为两张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