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情感 避免 不愉快

在沪上学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我们对孩子的爱足够吗?我们了解孩子吗?我们呵斥过孩子吗?可是为什么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孩子还是问题百出呢?有难以管教的,有一句话不和就离家出走的,甚至有的以跳楼自杀的方式来对抗父母……总之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太难管教了,怎么这么让人操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合格的吗?扪心自问下:我们对孩子的爱足够吗?我们了解孩子吗?我们呵斥过孩子吗?可是为什么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孩子还是问题百出呢?有难以管教的,有一句话不和就离家出走的,甚至有的以跳楼自杀的方式来对抗父母……总之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太难管教了,怎么这么让人操心!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认知呢?源于我们对孩子的爱与期望,我们希望孩子更好,更优秀。但事实却是我们总是在和孩子对抗着,我们的亲子关系一直是紧张的。
父母这样说:
“孩子却总是不听话,我让他向东他偏向西,总是扭着跟我干,所以批评责骂孩子就是家常事情。”
“他太调皮了,人家某某的孩子多安静,要向他多学习。”
“总是惹祸,老师又找我了,我的脸快让他丢没了。”
“不爱说话,一说他就哭,不知道怎样和他交流。”
孩子却是这样说:
“妈妈觉得我不够好。”
“我不是爸爸要的那个样子。”
“别人怎样看我?”
“他们根本不了解我,我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孩子和父母是最亲密的关系,可是这个关系却被这些隔断了,彼此不亲密了,所以父母感觉孩子难教育,孩子感觉父母不了解他和爱他。其实最爱孩子的是父母,孩子最爱的人也是父母。只是彼此之间不懂爱,不懂爱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父母总是按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来管教和约束孩子,总认为自己的教育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恰恰这就最大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就是没有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
《在生命深处与孩子相遇》这本书就解决了上面所有的问题。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如何重建与孩子的情感联结。情感联结是指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开展有效沟通的基础。张娟老师带领家长走进孩子的生命深处,和孩子的内心在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然后,真正的爱与沟通才会开始。作为父母我看过很多的家庭教育书籍,可以说解决了我很多的教育问题,但是这本书却是更值得我思考和重新认识亲子关系问题。看完后感觉作为每个父母都真是要认真读读《在生命深处与孩子相遇》这本书。
今天的爸爸妈妈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但是他们与孩子的交流往往停留在外在行为层面,缺乏对孩子内在世界的体察与陪伴。这本书从真爱行为、规则与自由、心理联结、有效沟通、情绪管理、家庭氛围6个方面,强调体察孩子内在生命、重建亲子联结对亲子双方的重要意义,提供与孩子重建内在联结的方法,帮助家长改善亲子沟通,建立和维持亲密、健康的亲子关系。
一、爱孩子就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我们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总是不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在我们的心中总是住着一个完美的小孩。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还不够好,还可以更好。正是有这样的心念,我们忘记了孩子本来的样子,执着对完美小孩的期待。我们要接纳孩子慢性子,接受他不够完美的现实,接受他本来的样子。如果孩子是一只兔子的样子,我们不要期待他是一只羚羊的样子。
二、规则与自由是育儿了两把双刃剑
爱孩子并不是无限制的爱,泛滥的爱,溺爱只会让孩子更不会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和良好的社会认知。在爱孩子的时候,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有限制的规则。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在亲子关系,孩子透过无条件的爱来构建高自尊的生命状态,建构他的安全感,建构他和别人的社交经验。同样,在亲子关系里,父母也必须通过有条件的设限来帮助孩子构建对他生命发展更安全的规则与界限。就是说,我们爱孩子,但不一定要接受他所有的行为。
我们制定规则是要让孩子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自然与环境之间都是有边界的。让孩子多一份了解,学会更有力量的却选择自己想要的。规则不是约束,而是有温度的协助,给孩子说清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给他建立规则是带着爱的,是带着接纳和尊重的。
三、和孩子建立心理联结,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
《在生命深处与孩子相遇》的作者张娟是儿童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还是北京布布园幼儿园的创始人。在她的这本书中除了理论就是大量的一线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更是让我们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了和孩子建立心理联结的重要性。联结就是放下彼此的戒备,重新来认识对方。一对水火不容的母子,在张老师的疏导下,彼此手拉手,彼此看着对方,思考着:“这是世界上最爱我的妈妈,是世界上唯一带给我生命的那个人,她怕养育的过程有闪失,所以全力付出。”“有没有看到他在所有看似不恰当的行为下面他到底在想表达什么?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体验成长……”奇迹发生了,他们彼此拥抱痛哭了起来,他们之间终于有了内心的感情的联结。彼此都能正确的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样的案例在书中有不少。进行有效的沟通就要明确的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对方理解,和对方在一个频道上,父母与孩子的确要做到彼此理解,真正走进彼此的内心,在内心建立联结,知道孩子的想法和行为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会亲子关系融洽。
四、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情感联结的基石
当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结为夫妻的时候,在生活上会有很大的碰撞和矛盾,这些矛盾会对家庭的稳定性不利。更会对孩子造成很深的影响。如果夫妻之间的感情联结比较好的话,与子女的感情联结也会比较好。只有良好的夫妻关系才更好促进与孩子的情感联结。家庭教育才会更和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父母只有接纳孩子,放下虚荣的面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孩子才会接纳你,对你敞开心扉,进行有效的沟通,亲子关系才会更和谐,家庭才会更幸福。我有次去我爸一个朋友家做客,他们家有个小男孩刚三岁不知怎么就哭了。那小孩一哭,他们家的黑背马上就冲进来,看我是陌生人就朝我狂吼。我当时特别惊讶,这样的烈性犬主人怎么放心让小孩子和狗呆在一起?而且这狗为什么对这个小孩那么亲近?
后来他们家主人告诉我,这里面是有技巧的。狗是很聪明的动物,要是孩子出生后家人立刻冷落了狗,狗就很容易对新生的小孩产生敌意。所以在孩子出生以后可以用一些技巧让狗喜欢上小孩。比如主人单独见狗的时候只给他吃普通的狗粮,带着小孩见狗的时候给狗加餐,主人再额外给狗多一些爱抚,给狗努力营造更舒适的环境。几次之后狗在潜意识中就会很好的接纳这个小孩,把这个小孩和愉快的体验联系起来。然后就可以让狗和小孩多一些互动,接着他们就可以很好的生活在一起了。
他们家还有另外一个女孩,比弟弟大六岁。对弟弟特别好。那家主人又给我举了个例子,怎么让小孩接纳自己的弟弟妹妹。比如他原先常带大女儿去买玩具,一次一件。他老婆生完儿子之后,他带女儿去每次都让女儿挑两件玩具,同时让大女儿主动为她弟弟挑玩具。努力的给大女儿营造出一种有了弟弟你的生活会更好的的气氛。等弟弟再大一点,就让女儿带着弟弟玩玩具,并且把分配权交给女儿,慢慢的女儿对弟弟的责任心也会强起来。' } &

我上面讲的就是一个我自己看见的很好的案例。家庭是需要经营的。孩子又特别的敏感,所以父母给孩子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怎样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是负担而是愉快的玩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认为兄弟姐妹的出现丰富了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过得更开心,自然会对他们有好感。要是与之相对,那自然就是恶感了。

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情感 避免  不愉快(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