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了解上海小升初的入学政策,有助于提高择校成功率。为此精品学习网小升初频道为大家提供上海小升初常见问题,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家长和小学生们!
上海小升初常见问题:户籍学籍不一致如何对口入学?
问:公办对口时,我们户籍和学籍不在一起,应该怎么办? 答:a.对外区(县)户籍在本区就读的五年级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回户籍所在区(县)或居住地所在区(县)就读初中或继续申请在本区就读初中。各小学应认真做好学生的户籍核查工作,并在4月30日以前,为回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就读的学生办好登记手续。
b.对回外区(县)就读确实有困难,需继续在本区就读且符合条件的五年级学生,应在4月30日以前填写《就读申请表》,经审核通过后由区招生考试中心统筹安排入学。
c.徐汇区户籍在外区(县)就读的五年级学生,若需回本区就读初中,应在4月30日前在原就读小学办理转区入学手续,待学生材料转入本区后,由区招生考试中心统筹安排入学。
d.对在本区外块就读的五年级学生,需回户籍所在地升学的,应在4月30日以前向原就读小学提出书面申请,由就读小学统计汇总并报区招生考试中心。
e.在本区就读的非本市户籍的五年级学生,回外省市就读确实有困难,需继续在本区就读且符合条件的,应在4月30日以前填写《就读申请表》,经审核通过后由区招生考试中心统筹安排入学。同时须填写完成义务教育后按相关规定和政策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就读承诺书》,承诺书留存学生学籍档案。
f.徐汇区户籍在外省市就读的小学毕业生,若需回本区就读初中,应在6月9日周二(上午8:30——11:00,下午1:30——3:30)到区招生考试中心填表登记,由区招生考试中心统筹安排入学。
g.符合人户分离政策,要求到徐汇区居住地入学(须提供人户分离证明)的在外区(县)就读的五年级学生,应在4月30日以前向就读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由就读小学汇总后报就读学校所在区(县)招生考试中心,待学生材料转入本区后,由区招生考试中心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安排入学。
h.港澳人士、台湾籍人士和外籍人士的子女入学由区招生考试中心统筹安排。
我们为大家提供的上海小升初常见问题,希望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同时预祝大家考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中学!新政&规定,& 居住证转户籍&应当同时符合5个条件:持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持证期间依法在上海缴纳所得税,在上海被聘任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无违法犯罪及其他不良记录者。政策试行期为3年。
上海现有常住人口约1900万,其中约600多万人没有上海户籍。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先后在1994年、2002年、2004年三次调整户口迁移政策,这次& 居住证转户籍&改革被称为上海第四次户籍制度改革。
& 盼了好多年盼来新政策,没料到与期待差这么多。&田晓清今年34岁,已经在上海打拼10年,说起户籍新政,他有些失望。
实际上,像田晓清这样失望的& 沪漂&一族还有很多——目前持上海市居住证的有400万人。据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咨询窗口的工作人员介绍,户籍新政刚刚公布时,一天有几百人次前来咨询,电话不断。& 由于细则和工作流程还没有出台,没有具体信息,因此也谈不上提供咨询。&这位工作人员说。
对户籍新政的& 朦胧解读&在田晓清这样的& 沪漂&间流传。
田晓清2004年底申请获得了上海市居住证,被卡在了7年这个门槛上。& 现在看来,条件虽然不是很苛刻,但是真正能够拿到户口的人,恐怕只是少数。&居住证持有要满7年,这一条件几乎难住他们公司的所有& 沪漂&一族。上海自2002年开始实行居住证制度,在他们这家外资公司,同事获得居住证多在2004年到2005年。
新政不是被迫& 作秀&
符合条件的人员以后会逐年增加
据有关部门介绍,首批符合& 累计7年&条件的人有3000名,同时符合其他条件人数将更少。这使户籍新政一出台就遭到质疑,有人认为,此举是为了填补社保基金的缺口,或是迫于各种压力不得已的& 作秀&。
& 不能说是‘作秀’,说为了填补社保基金的缺口更是误解。&王大犇说。作为华东师范大培学通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犇曾在去年参与上海市委研究室关于& 上海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课题研究。
王大犇解释,社会保险是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这部分人参加了城镇社会保险,解决户口后,老了才能更好地在上海享受社保带来的福利。& 更何况户籍新政每年也只能解决上万人,而目前上海养老保险的缺口上百亿,只能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解决。&王大犇说。
上海2002年有关居住证制度的文件承诺,持有居住证到一定时间、符合条件的可以转本市户籍。到2008年,第一批办理居住证的已有6年,积累的期望开始转化为各种压力。比如,不少上海企业因不能解决进沪指标,影响了人才引进。王大犇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上海市着手研究居住证转户籍的政策。实际上,有关部门曾多次进行类似调研。
根据上海市人才居住证办理的情况,2002年办理居住证的确实不多,所以今年能够符合& 累计7年&条件的人也不多,但以后会逐年增加。文件试行3年,未来户籍制度只能越来越松。新政&规定,& 居住证转户籍&应当同时符合5个条件:持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持证期间依法在上海缴纳所得税,在上海被聘任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无违法犯罪及其他不良记录者。政策试行期为3年。
上海现有常住人口约1900万,其中约600多万人没有上海户籍。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先后在1994年、2002年、2004年三次调整户口迁移政策,这次& 居住证转户籍&改革被称为上海第四次户籍制度改革。
& 盼了好多年盼来新政策,没料到与期待差这么多。&田晓清今年34岁,已经在上海打拼10年,说起户籍新政,他有些失望。
实际上,像田晓清这样失望的& 沪漂&一族还有很多——目前持上海市居住证的有400万人。据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咨询窗口的工作人员介绍,户籍新政刚刚公布时,一天有几百人次前来咨询,电话不断。& 由于细则和工作流程还没有出台,没有具体信息,因此也谈不上提供咨询。&这位工作人员说。
对户籍新政的& 朦胧解读&在田晓清这样的& 沪漂&间流传。
田晓清2004年底申请获得了上海市居住证,被卡在了7年这个门槛上。& 现在看来,条件虽然不是很苛刻,但是真正能够拿到户口的人,恐怕只是少数。&居住证持有要满7年,这一条件几乎难住他们公司的所有& 沪漂&一族。上海自2002年开始实行居住证制度,在他们这家外资公司,同事获得居住证多在2004年到2005年。
新政不是被迫& 作秀&
符合条件的人员以后会逐年增加
据有关部门介绍,首批符合& 累计7年&条件的人有3000名,同时符合其他条件人数将更少。这使户籍新政一出台就遭到质疑,有人认为,此举是为了填补社保基金的缺口,或是迫于各种压力不得已的& 作秀&。
& 不能说是‘作秀’,说为了填补社保基金的缺口更是误解。&王大犇说。作为华东师范大培学通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犇曾在去年参与上海市委研究室关于& 上海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课题研究。
王大犇解释,社会保险是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这部分人参加了城镇社会保险,解决户口后,老了才能更好地在上海享受社保带来的福利。& 更何况户籍新政每年也只能解决上万人,而目前上海养老保险的缺口上百亿,只能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解决。&王大犇说。
上海2002年有关居住证制度的文件承诺,持有居住证到一定时间、符合条件的可以转本市户籍。到2008年,第一批办理居住证的已有6年,积累的期望开始转化为各种压力。比如,不少上海企业因不能解决进沪指标,影响了人才引进。王大犇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上海市着手研究居住证转户籍的政策。实际上,有关部门曾多次进行类似调研。
根据上海市人才居住证办理的情况,2002年办理居住证的确实不多,所以今年能够符合& 累计7年&条件的人也不多,但以后会逐年增加。文件试行3年,未来户籍制度只能越来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