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大幕拉开啦!!!!!
哪些人才可直接入户?哪些企业有入户指标?亲友搭户政策怎么改?
为何要改?
据悉,早于2012年中山市就开始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统一了户口登记制度,将中山农业、非农业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中山市公安局牵头起草《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分别经第27次市委常委会议、十四届8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12月7日以中府〔〕129号文件印发实施。
如何改革?
中山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主要聚焦以下三大重点:
第一,新增实施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入户、投资入户、荣誉人员入户政策;
第二,在积分入户、直系亲属投靠、人才引进、纳税入户、集体户随迁等方面优化现有入户政策条件,进一步丰富了入户渠道,使中山的户口准入迁移体系愈加完善,已完全能够满足有入户意愿的需求;
第三,明确户口准入迁移“落脚点”和简化所需证明资料。允许符合入户条件但在中山没有自有住房的人员落户集体户或在拟落户镇(区)亲友搭户一次。取消入户时前置审核计生证明的做法,采取先入户后共享数据措施加强计生服务管理。
关键词:门槛降低
(1)实施稳定居住就业入户
在中山连续居住满3年(以办理《居住证》为准)、连续参加社会保险满3年并有自有住房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入户中山;没有自有住房的,可申请积分入户。
(2)放宽直系亲属投靠
进一步放宽共同在中山居住生活的配偶、直系亲属间相互投靠(夫妻投靠、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投靠)。夫妻投靠不受婚龄限制,父母投靠子女不受年龄、身边无其他子女照顾的限制,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放宽至成年在校就读未婚学生。
(3)放宽人才入户
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毕业生及经地级以上市相关部门认证的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型人才、特殊专业人才,可入户中山。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总部企业、“新三百”企业紧缺适用人才引进力度,根据中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人才准入标准。
(4)实行荣誉人员入户
在中山荣获全国、广东省、中山市劳动模范以及荣誉市民、“百佳异地务工人员”、“优秀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国内户籍人员,可申请入户中山。
(6)放宽亲友搭户
在中山没有自有住房但符合中山入户政策或取得入户资格的市外人员,户口可落所属单位(企业)集体户,或所属镇(区)村(居)委会集体户,或经产权人同意,向申请入户所属镇(区)亲友搭户。
入集体户或符合搭户情形的申请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一并随迁,但暂缓投靠。符合条件挂靠搭户的,每一家庭户只允许非直系亲属挂靠搭户一次。
同一家庭户中已有非直系亲属的,不允许再被挂靠搭户。
关键词:企业福利
中山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给众多投资大户发放了“入户大礼包”!在中山注册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给予相应入户指标:
实缴资金达1000万元(含本数,下同)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制造业企业,一次性给予当年度入户指标5个;
实缴资金每增加1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再一次性给予当年入户指标5个;
属规上限上、十二行业(以市统计局的分类界定为准)且年营业额达1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一次性给予当年度入户指标2个;
服务型企业含基建类项目投资且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一次性给予当年度入户指标2个;
当年度实际缴纳国地两税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或属经政府主管部门认定为市总部经济企业的,给予次年入户指标5个;
当年度实际缴纳国地两税1000万-5000万元(最高值含本数,下同)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给予次年入户指标2个;
后顾之忧如何解?
关键词:农民担忧
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仅仅让户口和人进城。为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实施意见》提出了清晰的路径:
一是加快推进中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各镇区要结合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辖内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但股权未固化的村、组两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上半年前完成股权固化,以固化股权作为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条件,消除户籍改革可能引发组织成员资格争议的隐患。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核对农村村民身份,落实好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现阶段,严禁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关键词:城市配套
入户门槛降低,常住人口骤增下城市配套能否跟得上?《实施意见》在教育、住房等领域也提出了应对思路——
教育:
(1)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建设发展,市镇两级迅速制定应对入学高峰必须新建(扩建)学校规划,及早启动建设;
(2)各镇区要保障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确保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不低于省制定的标准,优先确保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教学需要的中小学经费预算,加大对偏远、相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
(3)建立非义务教育多元投入机制,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新增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
住房:
(1)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多渠道筹措房源,着力解决新落户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2)探索完善城乡居民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简化贷款条件限制、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额度、缩短公积金提取周期、提高提取额度、加大政策宣传普及等方式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城乡居民住房消费的作用;
(3)进一步修订中山公租房管理涉及户口迁移的有关规定,完善公租房户籍管理。
乐居推荐:
[11月房贷]11月房贷:银行优惠收紧 资料齐全3天内可放款
[码上专车] 一键免费看房:码上专车带你装逼带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