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最新报道:深圳出招:落户不设指标上限

在沪上学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一线城市人才争夺战 深圳出招:落户不设指标上限 毕业后在北京发展没有北京户口,有何利弊?在一个网站上的问题,引来很多人的回答。 众所周知,北京的户籍制度非常严格,上海也不逞多让,这是长期居住在这些城市的门槛。不过,深圳近日逆势推出了放宽入户条件

一线城市人才争夺战 深圳出招:落户不设指标上限



& 毕业后在北京发展没有北京户口,有何利弊?&在一个网站上的问题,引来很多人的回答。

众所周知,北京的户籍制度非常严格,上海也不逞多让,这是长期居住在这些城市的门槛。不过,深圳近日& 逆势&推出了放宽入户条件的政策,并提出对人才落户不设上限,也表达出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一线城市的地方。在这背后,是一线城市们各自不同的人口规划。根据四个一线城市的规划,截至,北上广深各自的常住人口目标分别限定为2300万、2500万、1550万和1480万。站在当前的时间点上看,上海仅剩下不足85万人的增量空间,而深圳则还可容纳342万。

四个一线城市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规模,已经成为了中国大城市不可避免的一个命题。

上海公布的《城市总体规划(-2040)》草案提出,到2040年,要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而此前,上海曾提出到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以内。这意味着,未来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上海将致力于实现人口& 零增长&。

而今年6月,在& 疏解非首都功能&会议上,北京提出今年疏解30多万人的& 瘦身&计划。按照北京的人口控制红线,到,全市常住人口要少于2300万,其中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

广州提出的目标是到& 十三五&末,全市户籍人口控制在920万以内,常住人口控制在1550万以内。

深圳则明确,严格控制城市整体人口规模,优化人口户籍结构和素质结构,到,全市人口发展预期目标为1480万人。

深圳为何愿意接纳更多人口?目前,深圳采取的策略是& 逆市&放松人口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昨天起正式实施入户新规,对人才落户不设指标上限。

新规中深圳的户籍迁户的类别由三变四,增加了& 居住社保迁户&这个类别,并将& 技术技能迁户&直接强化为& 人才引进迁户&,其中,将纯学历型人才入户条件由本科放宽至大专,技术型人才入户条件放宽至中专+中级职称,技能型人才入户条件放宽至紧缺急需工种高级工。

根据新政,深圳6类人员经核准可办理人才引进迁户,其中包括:经深圳市认定且符合对应年龄条件的高层次人才;45周岁以下的留培学通员或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等进修人员;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人员或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科以上学历,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且符合相关年龄规定人员;具有深圳市紧缺工种(职业)目录中技师职业资格人员且符合相关年龄规定人员;45周岁以下并在世界技能大赛和国家级一、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的人员等。

深圳争夺人才有其& 追赶&的客观必然性

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曾透露,深圳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为24%,而北京、上海、广州的这一比例均超过了30%。

此外,深圳长期存在人口结构倒挂的问题。,深圳全市户籍人口为354.99万,占常住人口比重仅为31%。相比之下,同期北上广的该项比例分别为62%、59%和63%。

不过,根据今年4月公布的数据,北京、上海、广州-佛山、深圳的市区人口密度分别为5200、5800、4900和7000人/平方公里,深圳已经是最为& 拥挤&。此外,深圳无疑也是最早陷入土地资源稀缺瓶颈的一线城市。

做出这一决定,表明深圳希望在& 人才争夺战&中占得先机。

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广州和深圳率先感受过珠三角用工荒的压力,在人口控制上相对温和,落户政策最为宽松,这将成为两地吸引人才的一大优势。

最新报道:深圳出招:落户不设指标上限(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