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己交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知道参保未来有养老金,未来可以享受医保待遇,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社保缴费档次和年限。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知识有哪些呢?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目前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一般1996年以前参保的职工会有过渡性养老金,但是现在这样的人员越来越少。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跟社平工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因素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跟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和退休年龄有关。
总体来看,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跟养老金待遇是成正比例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
第二,养老保险有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基础养老金待遇中,如果我们按照60%基数缴费一年,退休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按照100%的基数缴费,退休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按照300%基数缴费,退休可以领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这样60%和300%的缴费基数缴费相差4倍,但是退休待遇却只差1.5倍。有效的缩小了退休待遇的差距。
第三,养老保险是一份特殊的保障。
大家都以为女性是50岁或者55岁退休,男性是60岁退休。实际上,失去劳动能力,女性可以45岁男性50岁退休。如果没有到达退休年龄,也可以办理退职手续或者享受病残津贴待遇。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样的政策,喜欢靠到退休年龄再缴费。实际上那个时候缴费缴费基数高,负担重,万一发生意外问题很大。如果我们提前缴费满15年,就有相应的保障了,而且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如果收入困难了,确实也可以停缴社会保险费。
第四,养老保险增长的规律。
养老保险每年都会按照国家公布的养老金调整通知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办法是按照各省市的实施方案进行。一般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在调整的时候,会有按缴费年限调整和按养老金水平调整,因此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水平越高,增加的钱数就越多。
对于低收入人群,增加的钱数会少,但是增加的比例会高,也是国家为了保障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不变而做出的倾斜政策。比如平均是调整水平只有5%,而上海市一些低收入的退休职工增长幅度能超过8%。
第六,职工医保也有退休。
实际上,按照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医疗保险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不用缴费,直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但是国家规定的年限一般是以各地规定为准。上海、广州是15年;杭州、深圳是20年;北京、青岛是女同志20年,男同志25年;重庆、南昌则是女同志25年,男同志30年。各地相差非常大。
第七,退休医保补缴。
如果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不足相应年限,可以缴费至相应年限。一般采取一次性补交或者继续缴费的方式。青岛市采取的一次性补交政策是按照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的100%进行补缴,相对于平时60%就可以当做缴费年限的时间,并不划算。而且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非常高,即使继续缴费也不划算。所以,还是一般建议提前缴费满相应年限就好了。
第八,职工医保报销比例高,还有个人账户。
综上所述,这就是有关知识,请结合自己的情况,按照当地的政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缴费年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