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我国传统茶文化知识 及蕴含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有哪些

在沪上学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讲座一开始,主讲人就以几张清新优雅的茶园图片激起了孩子们对茶的强烈兴趣。紧接着,黄妈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包括茶的起源、茶的分类以及茶的作用等茶文化知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你喜欢喝茶吗?”“你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吗?”“喝茶对人体有哪些益处?”为了引导学生选择正当的兴趣爱好和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11月14日,山师附小齐鲁合作学校五年级六班举办了一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讲座,担任本次主讲的该班级学生黄媛霞的妈妈。
“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讲座一开始,主讲人就以几张清新优雅的茶园图片激起了孩子们对茶的强烈兴趣。紧接着,黄妈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包括茶的起源、茶的分类以及茶的作用等茶文化知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茶文化不光在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它在世界上有着源源不断的新的天地。目前茶已成为和咖啡、可乐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文化被公认为人类的一种高雅文化。”“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的理解茶的分类,黄妈妈更是从家中带来了大红袍、铁观音、茉莉花茶等多种茶叶,让同学们通过闻一闻、尝一尝的方式切身体会各种茶叶的不同,同学们对此更是兴趣浓烈。“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丰富的茶文化知识,让孩子的视野大开,也激起了他们探求知识的兴趣。随后,黄妈妈为大家现场演示了奶茶的冲泡方法,为大家冲奶茶、分茶点,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最后,黄妈妈以一首一至七字茶诗结束了讲座,同学们则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黄妈妈的感谢。讲座结束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日后要多多了解茶文化,体会茶文化的内涵,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学习茶文化,让茶文化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殿堂,使学生从小树立起知茶性、明茶理的意识,感受其蕴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说到茶,大家并不陌生,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便说明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分享会主办方之一、人民政协报社社长李红梅表示,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青少年传承茶文化显得十分必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系统不同,茶文化已经融入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为了推广茶文化,我们还设置了《茶经》专刊,关注、介绍有关茶的知识”。
不过,在普通人看来,饮茶是一件非常生活化的事情,与“文化”二字并无必然联系。那么何谓“茶文化”?查阅资料可知,“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精神、茶具、茶艺等多方面内容。而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据说可追溯至神农时代,距今约4700多年。
其实,在不断地传承中,中国的茶文化也反映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礼仪。陈漱渝说,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茶,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了一系列的礼仪与茶艺。
“所谓文化,有一种定义是‘一切知识的总和’。茶文化中便蕴含了很多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唐代陆羽被称为‘茶圣’,著有《茶经》一书,详细介绍了茶的源头及饮茶技艺等内容。”陈漱渝介绍道。
此外,如很多作家、学者所说的那样,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化人”,着眼于洗涤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陈漱渝看来,茶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具有类似功能,“比如茶可提神、败毒;饮茶还能让浮躁的心情安静下来,面对问题选择妥善的处理方式等等”。
陈漱渝表示,古时还有“茶生廉”的说法,意即弃奢靡讲勤俭:饮茶不是权贵的专利,而是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在扬州一些地区,早晨喝茶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几杯清茶、几块茶点,令人清心净欲”。

“文化需要交融,需要走出去。”陈漱渝表示,中国茶叶早在郑和下西洋之时便被当作馈赠之礼,为国外熟悉。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茶文化”很早便走向世界,“所以,把‘茶’与‘文化’联系在一起,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