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但言语不当也能成为一种“暴力”。也许在大人看来很多话无关痛痒,或者并没那么严重,却真的会伤害到对自我认识不牢固,内心较脆弱的孩子们。
这里提醒家长对孩子“嘴下留情”,同时也告诉家长应该对孩子说什么,以及应该怎样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审视孩子、激励孩子。
Part 1
最伤孩子心的14句话
1、笨蛋,没用的东西。
为什么要给孩子贴上“笨蛋”的标签?如果你不想让孩子真的成为“笨蛋”,请多赏识你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翘起你的大拇指。一句简单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试试这样说:“孩子,有一次失误没有关系,你并不笨。但,别在同样的错误上跌倒两次。”
2、我说不行就不行。
别在孩子面前,用“因为我是你爸爸/妈妈”的权威。“独断专行”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惧怕不等于爱戴、信服。学会与孩子商量,听听孩子的建议,在适当的年纪开始让孩子参与决策,尊重孩子的选择。
3、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没有力度的话不要说。说出来做不到更加不好,总是出尔反尔的大人,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对孩子表示出放弃的态度非常不好,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批评孩子时,注意言辞不要过于犀利伤着孩子。就算是小孩,也需要被尊重。适当宽容孩子的“不务正业”,不要一味地强迫孩子做他暂时不喜欢的事,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最伤害孩子自尊心的14句话!警惕语言暴力正在毁掉孩子的人生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别把做父母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停止空洞的说教。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给孩子争辩的权利,培养有主见的孩子。当孩子一味地与父母顶嘴,无理取闹时,沉默更具震撼力。
5、你如果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你如果……就……,以孩子的表现为条件作为目标与计划,这样是错误的。
因为这样,决定权是在家长,而不是在孩子。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能摸得到的。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因什么而可爱,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且别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6、胆子也太小了,这有什么好怕的。
胆小其实是儿童期的正常现象。在孩子还不够强大时,对周围的未知事物敏感胆怯是人之常情。
否定孩子的害怕等于否定孩子的自我,让孩子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当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父母倒不如像孩子一样表现出胆怯,让孩子知道害怕是多么正常的感受,慢慢消除孩子心中的无力感。
最伤害孩子自尊心的14句话!警惕语言暴力正在毁掉孩子的人生(图2)
7、你又做错了,怎么这么笨!
“你怎么又……怎么这么......”充满抱怨或无奈的话,是很容易脱口而出的。
应该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失败后的孩子更需要肯定。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告诉孩子每天做好一件事情就是进步,就值得被肯定。
8、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
摆正期望的天平,也不要过早下这样的定论。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孩子需要赏识,渴望被肯定,做一位让孩子对自己有自信的父母。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去锻炼去体验,驱除孩子心中不自信的阴影。
9、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需要跟别人家孩子去比较什么。
教育孩子不应该统一模式,要因材施教,告诉孩子,成功不在于角色的大小。让孩子成为优秀的关键在哪?让孩子学会跟自己比赛,让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长。我从小就被父母骂,你怎么不去死、养条狗都比你强、没我们你连屎都吃不上、我这辈子最倒霉的事就是生了你……即便到现在,我依然惊讶于这两个人脏话词库的庞大。我现在浑身乍刺,谁靠近我都容易被我攻击,但我自己知道,自己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敢接近别人,不敢付出真心。上街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我都会特别羡慕,但又特别矛盾,因为我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因为我糟糕的性格而受伤。
网友连锁:我性格多疑,做事畏首畏尾,生怕别人有所不满,唯唯诺诺,我自己都觉得自己丢人。这一切就是因为父母从小对我的否定、责骂、吼叫,最可笑的就是他们现在还抱怨我怎么成了这种性格,呵呵。我没有做母亲的打算,我的人生已经毁了,我不想我的孩子也要经受我经历过的痛苦,不想再把这种该死的错误教育观传承下去。
网友我不是紫霞:我有一个表姐,大我两岁,而且小学时候还跳了一级,学习永远是名列前茅,写作音乐运动花式精通,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有她专美与前,我爸妈永远是踩我、捧她,以此迎合舅舅一家。我不恨表姐,她优秀是自己的本事;但我不会原谅父母,我现在查出来患有严重的强迫症,家庭观念也有问题,每周都要做心理辅导和检查。
语言暴力,最常见的一个后果就是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因而出现社交障碍,恐惧社交,却又用一身的刺来保护自己远离伤害,同时往往会无意中伤害别人。
另一方面,被父母从小施以语言暴力的孩子通常都会活得很卑微,因为害怕而努力寻求他人的认可,甚至丢失了自己。
作为父母,我们的每一句话都应该考虑后果,不管是认真还是玩笑,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宝爸宝妈们,你一句不经心的话,却可能成为孩子一生难忘的伤害与阴影,请谨言慎行,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