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家长谨记过于暴力方法教育孩子容易让孩子留下阴影

在沪上学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如果一开始家长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能摸,而孩子又很好奇想摸,然后父母在制止的过程中孩子哭闹,父母自然觉得孩子不听话。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父母便和孩子对立起来,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对于家长暴力教育小孩是对还是错的,你有什么看法家长要知道暴力教育小孩有利有害。利的一面是长大后耐挫力肯定很强,进入社会后不至于听不得批评,伤不得自尊,更不至于一点挫折就跳楼。但暴力不要大过。我想比于溺爱要好。

&1,爱子之深责子之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之爱孩子,容易宠溺,也容易苛责,很难做到教育专家描述的“圣母”家长。如果,家长偶尔暴力教育孩子,也是孩子犯错过大,比如自家孩子偷、诈、打等不当方式为人处世,那么,父母控制不住失望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2,家长暴力教育孩子深层次原因往往是本人对现状对家长自己比较不满、失望甚至绝望,又无力改变。于是,莫名发泄到最亲近的人,即孩子! 暴力教育孩子的家长无关学历、财富和社会地位,他们本身就充满焦虑、恐慌或无助,甚至已经是抑郁症患者。

3,我们的学校教育开设的课程或学习内容都过于理想化,知识类教学占比过大,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方面非常欠缺,尤其是亲密关系的相处可能很欠缺。没有更多建立预防机制,避免遭遇暴力教育的伤害。

4,暴力教育孩子的实际案例公开太少,没有引起广泛舆论,也没有更多有识之士给出解决途径。说到执行规则,现在最主流的说法是「温柔而坚定」。不过,所谓温柔,不仅是字面上的语气、表情温和,而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所谓坚定,不是寸土不让,而是守住底线,底线之外不能越界,底线之内可以灵活。  

执行规则,完全可以避免火药味  

案例1:去别人家,随便碰别人的东西--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带孩子参加别人家的聚会,有些人家里没有孩子,所以有很多易碎的装饰品。我怕孩子把东西打碎,也怕东西碎了伤到孩子。但孩子都有好奇心,想一探究竟。  

这个时候我既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但是又要对他的行为有所限制并保护他的安全。那么我会说:「这个东西我们家没有,你很想看,我们去看一下。不过,看过了我们就去玩小朋友的玩具,好不好?」和孩子一起去看一看,摸一摸装饰品,注意力度和角度,不能损坏东西,然后让孩子说说他对这个东西的感觉,比如,滑滑的或者凉冰冰的。最后,按照约定,看过了就去玩孩子该玩的东西。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保证下,孩子已经满足了好奇心,往往这个时候他会开心地去玩别的了。  

如果一开始家长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能摸,而孩子又很好奇想摸,然后父母在制止的过程中孩子哭闹,父母自然觉得孩子不听话。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父母便和孩子对立起来,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要看到,在执行规则的时候,并不是永远都充满了火药味,而是贯穿着爱和理解,贯穿着对孩子的适当引导和满足。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