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落户受理

在沪上学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指导毕业生从如何撰写和有效投递简历到如何在面试中有更好表现等全流程环节提供辅导。与此同时,督促高校充分发挥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开放和分享各校的优质网络资源。

 一、推进就业服务业务流程再造,全面实现就业签约、毕业手续办理、出国申请材料准备等学生就业事务受理网上办理,减少学生流动和聚集。依托“一网通办”加快构建贯通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和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的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供需双向对接。
二、着力组织各类毕业生网络招聘。在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前提下,面向上海高校毕业生组织系列大型网络招聘会和专项网络招聘会,发挥互联网优势,形成“天天有市场、周周有专场”的全天候网络招聘大市场。自3月起,上海将面向全市高校毕业生连续组织3场大型网络招聘会和5场专项网络招聘会,每场持续时间在20天至三个月不等,预计参加用人单位3200余个,提供岗位数4.5万个。同时,引导毕业生积极利用教育部与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BOSS直聘等社会机构合作推出的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服务不打烊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
三、着力加强在线就业指导辅导。积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加强网络就业指导和生涯发展免费课程的开发共享,目前已推出11门创新创业课程、9门就业指导课程、10门职场技能课程、7门生涯规划课程,以及14篇38个模块的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课程。指导毕业生从如何撰写和有效投递简历到如何在面试中有更好表现等全流程环节提供辅导。与此同时,督促高校充分发挥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开放和分享各校的优质网络资源。
四、着力调整相应就业服务政策。在确保企事业单位达到复工复产标准、确保学生和校园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高校毕业生赴企事业单位实习,鼓励居家在线实习,双向缓解当前“用工难”和“就业难”。推迟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直接落户受理时间,为毕业生在沪择业留出更多时间。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将其户口和档桉在学校保留2年,并为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及时办理就业手续。非上海市生源应届生落户申请前需要了解的政策,每位毕业生重视起来!
马上就要进入毕业季了,回老家找份安稳的工作还是留在上海一个人拼搏成为很多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纠结的问题。那么如果想留在上海工作、生活、落户,需要哪些资质和要求呢?以为例,简述非生源应届生落户上海政策启动前需要了解的内容。
上海市为了落实人才引进政策,5月31日举办了“大城众创、相约临港”的政策讲座—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专题在临港人才服务中心举办。讲座邀请了上海临港人才有限公司的黄奇老师为五十余名应届生、企业HR进行落户政策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申请时间及流程的讲解。

在本行政区域的党政机关、在本市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信誉良好、注册资金达到人民币100万元以上且在5月31日前登记的企业可以直接录用非上海生源应届生。如果非上海生源毕业生最高学历阶段自主创业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然后自己申请上海市户籍的,没有注册资金和登记时间的限制。如果存在虚假申报,则该应届生的申请无效,如果上年度由单位申请的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全部流失,则该单位失去本年度的申请机会,所以有落户打算的应届生在寻找工作单位时应着重了解单位是都具备申报落户的资格。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