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每个孩bai子接受的最早的启蒙教育,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zhi孩子的人生起始阶段打下dao坚实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问题大多出在我们成人身上,不恰当和不够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会破坏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我们在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时候,可以尝试下面几点做法。
1,以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降低姿态和孩子交流。
以孩子的高度和角度去和他交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问题。有时候针对一件事,家长的提的建议很好,但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如果你换一个视角,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看到的世界和孩子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我们眼里的草坪,就是草坪,孩子眼里的草坪,就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动植物王国,那里有家长们看不到的许许多多的小昆虫,孩子经常被它所吸引,而我们却熟视无睹。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用童心去感受生活,孩子就会亲近我们,教育的效果可能会好一点。
2,多和孩子互动,倾听他的心声。
小孩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代沟问题,主要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说教,不愿做他们的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 ,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
我们要尝试着与自己的小孩做好朋友,不责备他。有问题的时候,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小孩和我们的关系会慢慢变好,很乐意向我们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们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每周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爱他就多陪伴他,要想小孩与你多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和他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爱好,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3,放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家长事无巨细都包办了,不给孩子参加家庭建设,家务劳动的机会,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是相通的,或者说相互促进。孩子没有机会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就没有动手实践的能力 ,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和自理能力 。让他自己洗衣服,自己清理房间,自己收拾学习用品,他的动手能力就慢慢的培养起来了。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孩子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4,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多鼓励孩子。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和表扬。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关键是如何鼓励,以什么方式鼓励 ,在什么时候鼓,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楚。鼓励孩子要避开几个误区:1,一味地强调物质鼓励。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无条件满足,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2,不适当的鼓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鼓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 ,都是一样的鼓励,到最后 ,可能你的鼓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吸引力。3,从来不鼓励。认为严厉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
这些做法都有失偏颇之处,当孩子考了好的成绩,拿回来了奖状,我们可以对他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孩子自己洗净了衣服,我们鼓励他是生活小能手。他为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捶背,我们夸他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适当的鼓励,可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
5,家长不是万能的,虚心作学生。
好为人师是人的共同特点。不仅大人有,小孩也有。过去我们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好为人师,其实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中,如果较好的运用人的这种好为人师的想法,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经常利用孩子好为人师的这一特点,可以不露痕迹的让他从其他事情中转入学习的情境中来。当我们看到小孩玩得时间较长,但又不好直接批评他时,可以把他叫过来,说:我有个问题 (必须是他知道的)搞不懂,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或者去帮我查一查。这时候,小孩如果知道他一定会一本正经的给我们讲。当然对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和他开诚布公的谈,告诉他一个教师应该怎样去做。要提高小孩学习的积极性,方法是很多的。有时候降低一下我们家长的姿态,做自己小孩的学生,不但能让他跟着我们的思路去学习,生活,还能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6,遵循孩子成长和认知规律,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负担重,尤其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主要是复习和预习,教学进度有所滞后 ,开学后,每天的学习内容较多,作业相应的也多,孩子非常的辛苦。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慨:孩子平时上五天课,星期六,星期日在外面上补习班,特长班,孩子累,家乡也心疼。有些家长会说,别人家孩子在学,我不做,我的小孩就要落后了。我是一名教师,对这里面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一般来说,培训班,补习班学习的内容不外乎两种:一是超前学习;二是加强训练。这两种情况对小孩的学习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因为超前学习的内容,不久他们的老师在课堂上就会讲到,没有必要去花钱学习。有些知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就会的。你超前学习了并不代表你真正比别人强,比别人优秀,只不过是早知道一点。至于训练性的补习,只不过是简单劳动的重复,那就更没有必要了,而且频繁的培训可能导致小孩对学习的厌倦,减少他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出现在学校学习时不认真的情况。其次,那些培训班的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不可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再说有些机构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对孩子的学习是否会有提高并不关心,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做家长的不能急功近利,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所以我说,成绩好不好,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开发他的智力、培养他的兴趣和习惯。
7,言传重于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小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只对他提点要求就可以了的,有时候还要我们作家长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他作出表率。优秀的父母从来都是用自己的良好习惯来影响孩子,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成为其信赖的朋友 ,分享他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幸福,成为他精神上的导师,生活中的良师益友。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言传身教胜过空洞说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作为父母,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成才,应该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事方面做好孩子的榜样。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长应该怎么做?
2、让孩子学会独立
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孩子受罪。
但是,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孩子长大后终究要学会独立生活。如果父母事事包办,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自立能力,无法在社会立足。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学会自立。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长应该怎么做?
3、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大多数农村父母迫于生计,长年外出务工,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
他们在外努力赚钱,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接受最好的教育。然而,他们的辛苦付出很少能换来孩子的积极回馈。他们不知道好的生活条件永远替代不了父母的高质量陪伴。
孩子教育的黄金期也就几年,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有效期过了,再弥补就难了。所以,再忙,也请抽点时间好好陪伴孩子,倾听孩子心声。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长应该怎么做?
好的父母,都会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然后,用自己的能力、格局、眼界、陪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