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项目活动自主学习的探究

在沪上学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案例背景: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

案例背景: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在课堂中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发现问题,总结出学习的结果,从而学会新的本领和知识。


案例片段:

1、教师在课前先给每个学生发放了一个自主学习网络搜索信息的课件,上课时,教师提出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看课件,来学习如何上网搜索信息。

(自学课件是教师用flash制作的一个模拟实际上网的一个过程性操作,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课件也给予学生学习内容的提示和帮助。)

2、在学生看完自学课件后,教师首先给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知识要点:“同学刚才都看了上网搜索的自学课件,有没有看到其中有个内容叫‘关键词’的?它是派什么用处的?”

(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复习在搜索过程中“关键词”是很重要的,在搜索过程中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关键词”教师出示了一个比较的练习题:“这里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目请每个同学在百度搜索网站中输入‘上海名小吃’和‘排骨年糕’这两个不同的关键词,查找到内容后可以跟小组同学商量一下看看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尝试通过刚才的自学,使用这两个关键词上网搜索结果,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4、教师在学生比较完后总结: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关键词的选择对我们搜索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想要了解有些内容具体的信息,我们关键词的选择上就要缩小范围,如果我们只是想了解大概介绍我们则可以选择一些大范围的关键词去搜索。


思考与建议:

(一)教师的任务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而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几点建议

1、合理安排活动序列,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重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分析,学会与同伴分享知识。

2、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3、深入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让学生的思维操作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可操作性;借助语言及媒体视频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减少思维的盲目性,体验和分享学习的意义和探究的经历。

4、适时强化,引导学生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应用知识的成效,及时对教与学的进程进行调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