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座可以改命的城市
1923年,日本落魄作家村松梢风乘船去上海探险,一入江口,便怆然涕下。
一座大城,浩浩荡荡又影影绰绰,明眸皓齿又伤痕错落,一年后,他写了本畅销书《魔都》。
书中说:上海是一座可以改命的城市。
1961年,村松梢风在日本病逝,《魔都》也早束之高阁,而千里外的上海,魔性正在酝酿。
那一年,上海人口达1058.99万,GDP超101亿,其中71亿来源于工业,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均列全国第一。
那年,凤凰牌自行车已经上市,英雄牌金笔刚刚出国,上海手表成为全国人民魂牵梦绕的奢侈品,结婚首选大件。
上海手表拆开后有118个零件,同期瑞士手表更精细,拆开有130多个零件。然而上海师傅说,这正代表上海手表结构大气,海纳百川。
和上海手表厂同处黄埔江边的上影厂,那年开始绘制动画片《大闹天宫》。楼台幻灭,烟尘四起,一切都可推倒重来。
此后三十年间,上海成为摩登代名词,上海制造引领着全国时尚。
飞乐牌收音机、海鸥牌照相机、大白兔奶糖、的确良布料,去上海出差的人都肩负带货重任,一只印着上海字样提包,可以在小镇内被供奉多年。
那些年的上海制造,带着令人怦然心动的雅致。
上海人因此骄傲地走入九十年代。魔性愈演愈烈,一切仿佛都按下加速键。
1993年,第一条海底光缆在上海登陆,1994年,第一张工资卡在上海诞生,1995年,东方明珠塔正式亮相。
那座塔从此成为上海象征,无论《流浪地球》极寒还是《上海堡垒》滥炸,都无从摧毁它。
东方明珠塔建在浦东陆家嘴,五年前那片还是荒草农田。
1990年浦东开发,巅峰时同时开工工地超过3000个。
没过几年,陆家嘴便一举成上海金融引擎,成片楼宇拱卫轰鸣。
《澳洲日报》称:在浦东,你甚至可以感觉到银子在街道中流淌。
1995年,上海第一家八佰伴商场在浦东开业,顾客顶着寒风涌入,单日客流107万人次,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那些年,上海人一直冲浪在时代最前端,生活前卫且新潮。
他们爱吃西餐,他们迷恋音乐厅,还习惯周末找一天,去看宽幕电影。
那一年,《霸王别姬》戛纳获奖,剧组人员满载荣誉归来,在大光明电影院首映。于是,人山人海,上海影迷蜂拥而至,甚至把电影院的玻璃门也挤碎,还挤掉了几颗张国荣的扣子。
科技方面,上海人也早早地就拥抱了科技浪潮。
1995年,大哥大在上海的用户量突破10万,位列全国之首。
而在此之前,上海早已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寻呼台。
遥想当年,寻呼台招募寻呼小姐的考核标准之高,堪比选拔空姐。文凭、外语、长相,甚至夸张到要考察手型是否美观。
这座魔都,引来了无数人的投奔。
仅1993年,上海每天都有高达331万人到沪。
于是一时间,各地方言,甚至外语都在上海街头交融。
上海是我成长的所在,满载我所有的情怀。
第一次干杯;
第一次宿醉;
第一次恋爱;
纯真的年代里,埋藏着无数美好回忆。
1999年的跨年夜。南京路上人山人海,人们蜂拥向外滩,等待着海关大楼那一声零点钟响。
钟声响起,上海所有公用电话亭外都排起长队,人们兴奋地寄语新世纪。
20021年,市中心一片闹市被瑞安集团投资改建,几年后,一片新型商业区从全市众多商圈中脱颖而出,取名:
新天地。
它的宣传语,是:
“让昨天和今天相会在明天”
所有人都在寄望明天,寄望上海在新浪潮中继续领跑。
1999年,浦东。易趣网正式上线。
中国第一家C2C电商平台,成立了。
短短11天,平台注册用户便突破10万人。创始人邵亦波豪情万丈。
“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一个对手。”
2000年,上海人陈天桥拿下了韩国网游《传奇》的代理权。仅仅过了3年,他的身价暴涨18000倍,跃升中国首富。
而在第二年,在上海闸北区长大的朱俊,代理了《魔兽世界》,次年,他买下了上海申花。
众多的创业公司落户上海,众多的外企入驻上海,至此,逐渐的,上海拥有了一种独有的“雇员情结”。
2002年,上海共有外企3012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1家。众多外企催生了上海白领文化。
2005年的调查显示,2000名上海求职者中,39%人“羡慕,太想去外企了”;27%表示“无论如何要争取去”。
而正是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让大多数上海雇员都压力重重。
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被“砸饭碗”。
激烈的竞争下,你不干,没关系,大把的人要抢着干。
一种高度的职业紧张感,始终萦绕在上海人的心头。
魔性正从魔都中挥发散去。
在上海定居二十多年的胡润,年年都推出财富榜单,见惯了沪上风云的他,点评这座城市道:
“上海是一个特别靠谱的城市,它的灵魂中一定有一块大容量的计算芯片,它太会精算,太讲秩序,有太多的钱,但是却不属于年轻的创业者。”
8月,上海ChinaJoy游戏展,广场门口竖起十米高的屠龙宝刀。
8月,上海ChinaJoy游戏展的门口,十几米高的屠龙刀高高树立。
这把来自游戏《传奇》的宝刀,刀头入地,劈开大地。
8月3日,台风云雀过境。旧日的屠龙刀断了。
百年前,上海开埠,曾修有圆形城墙,它成为中国最后一个筑墙之城。不久后,风云变幻,它又成为中国第一个拆墙之城。
可无论潮起潮落,波涛汹涌,上海早已见惯浪涛,并在不动声色中调整航向。
直到10年后,上海才又再次“魔性”复发。
2009年,宅男徐逸。
年仅20岁的他,创立了哔哩哔哩的前身。
然后,金山大佬陈睿找到他,提出合作:“咱们是做一个爱好者社团呢,还是想未来做一个公司?”
徐逸顿时从一个宅男变成了野心家:“做公司,至少要像盛大那么大。”
2013年,哔哩哔哩将公司搬至上海张江,当年盛大所在的张江。
同年,黄铮也将拼多多的总部设立在了张江。
同年6月,小红书也把总部设在了上海。
一切都开始运作起来。
携程闪电并购去哪儿。
大众点评北上与美团联手。
滴滴在上海拿到了全国首张专车牌照。
摩拜将第一辆自行车投放在了上海。
上海,重成魔都。
的工信部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强榜》,其中,来自上海的公司就有19家,仅次于北京。
同年8月2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这时的上海,已有1000多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泛人工智能企业超过3000家。
就在这一天,被媒体称之为隐性人工智能公司的拼多多,市值突破390.67亿美元,一举超越百度。
这些新的科技引擎再次让上海站回潮头,但这前后的时间,不过十年。
,特斯拉在上海建设超级工厂,工期仅8个多月,马斯克视察后赞不绝口。
滚滚魔涛,终是人为,淘尽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