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需要“拼爹拼娘”

在沪上学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有一天晚上,儿子睡不着觉,于是我们一起聊天,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梦想,儿子问我:“妈妈,为什么人都想赢?都不想被别人超越,都

有一天晚上,儿子睡不着觉,于是我们一起聊天,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梦想,儿子问我:

“妈妈,为什么人都想赢?都不想被别人超越,都想成为最厉害的那一个?”

“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就像身上有光一样,全世界人都知道他。”

“我不是很想做最厉害的人,因为会被全世界人知道,我会有点害羞,我只想做厉害的人,不用最厉害,我不想别人太关注我。”

“当然可以,不一定要做最厉害的人,做你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真的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吗?就算我做得很差也没关系吗?”

“当然,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你一定能做好,也会开心。”

听到我肯定的答复,他若有所思地点头。

我最想和孩子说,未来不管遇到什么事,爸爸妈妈都是最信任你的人,我们希望你一直做自己。

有人说,未来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娘,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是这样的人。

你自己是什么人,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什么人。

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也是一种天长日久的模仿,更是一种来自生灵魂深处的引领与被引领。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需要“拼爹拼娘”(图1)

你拥有的优秀品质,不会随着生命的消失而消失,它会遗传,会被继承,会在你的子孙后代身上,一代代继续下去。

所以,为了未来,当下也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不得不让我想到这个暑假最火的一部教育类电影——《银河补习班》。

一位父亲全心全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所有人都说这个孩子“缺根筋”,他却对孩子说:“你是最聪明的孩子”;

他总是给孩子无限的信心:“只要你一直想一直想,就能做全世界所有的事情。”


他不是帮孩子去做,而是教会他:“开动你的脑袋,看看周围有什么。”

孩子问爸爸:“我现在能做什么”,正在埋头看书的他告诉孩子:“你自己的事不要问我”,于是孩子也开始自己看书。

爸爸从来没跟孩子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而是去贴近孩子,让孩子做自己,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

就算到最后,儿子为了自己的前程,不理解父亲,让父亲不要拖自己的后腿,伤透了父亲的心,父亲虽然默默说出“自己的教育是失败的”,却也不跟孩子计较。

当孩子在太空遇到危急情况时,他执着地拿着手电筒照向太空,让儿子鼓起勇气出仓修复飞船,最后终于平安回到地球……儿子最终也知道了自己有多自私。

爸爸为了孩子,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要,还会在乎孩子的不理解吗?他们相信孩子只是一时糊涂,终会明白爸爸的那份爱子之心。

正是因为有了爸爸那份厚重的爱,孩子们才会在这个世界怎样横冲直撞都不怕,因为他们明白,身后的爸爸会一直给他们托底。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看到这里,内心总是有许多说不出的难受和纠结。

为人父母,有时候会真的好难,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养育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该怎样才能理解孩子,点燃他心中的梦想,让他成就自己。

于是特意去看了邓超的微博,看到很多很棒的评论,看到他本人对这部电影说的一些话,可以说,他对教育的理解,都通过马皓文这个角色演绎出来了。

究竟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呢?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千个家长大概也会有一千种不一样的教育方式。


武志红老师说,影片真正打动我的,不是父亲别出心裁的素质教育,也不是那些危机环境下的父子情深,而是:在八九十年代且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这位父亲居然能一以贯之、自始而终给孩子营造了一种充满爱的、支撑性的、包容性的环境。在心理学上,这种环境叫:抱持性环境。这是英国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经过研究数以万计的母婴之后,得出来的一个概念。也是我认为的,这部电影的最大教育意义。

给孩子一个抱持性环境,就是:在孩子成长中,不管你好还是坏,我都会不断给你肯定;如果你搞不定的话,我会义无反顾给你提供帮助。

邓超饰演的父亲最棒的地方,在于他给了孩子未来最需要的信念,因为父亲给予的这种“抱持性环境”,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内在有力量,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去面对生活的种种。

我自己最感动于“相信”这件事,父亲对儿子说的那一句:“只要你一直想一直想,你就能做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每次想起,自己都感觉充满了无比的力量,我想我也可以用这句话来告诉自己的孩子,给他前行的力量。

在孩子的教育中,确实要有这个“相信”的力量,这个力量,就像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让孩子无比安心,无论做什么事,他都知道自己“背后有人”挺着,而这个人,就是爸爸,就是妈妈。

这种强大的内心,就是需要父母每天的影响和引导的。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家庭是教育的起点,但很多父母把教育的权利让渡给学校的时候,他们恰恰忘记了,他们才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才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力量。”

我们作为家长,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点燃孩子的梦想,唤醒了他内心的小宇宙,让他成为自己。

归根到底,教育孩子,就是做好自己,了解孩子。

思想家蒙田说,作为父母,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也正如武志红说的那样,只有父母做好了,给予孩子一个真正的抱持性环境,“这样才会有一代又一代的拥有核心自我价值、挺自己、爱自己、相信自己的人出现,并用一样的方式,去挺、爱、相信、帮助他们的下一代。”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就像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前行者如何,跟从者也会如何。长者如何,晚辈也会如何。

最好的教育,就是人们所说的拼爹拼娘,拼的是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的缩影,这些才是影响孩子最深的。

一个优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满尊重、书香与爱,父母就算不是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达理,懂得尊重。

相反,一个问题学生,他的原生家庭肯定存在一定问题,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

作为家长,我也在时刻提醒自己,对于孩子,要尽量做到不强迫、不设置、不贴标签,接纳生命的无限可能,让孩子的最大压力,仅仅来源于他自己!

挖掘孩子的天赋潜能,欣赏他,相信他,帮助他,爱护他,如果更多的家长能做到这样,我们的下一代,一定是优越的一代,自信的一代,拥有无限创造力的一代!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