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17日电(记者李荣)夜间经济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近日,作为上海核心城区的徐汇区发布消息,提倡“4小时夜生活主体时间制”,提出夜间经济不是熬夜经济,应把城市夜生活提升为一种文化与审美相融合的“慢生活”方式。
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副主任姜舟说,夜间经济不是熬夜经济。夜间经济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区域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但是从经营者、消费者、环境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来看,上海徐汇提倡“4小时夜生活主体时间制”,夜间经济和城市夜生活的主体时间是18时至22时。“关键在于提升夜间经济的品质和感受度,而不是无限延长时间”。
&
为此,上海徐汇发展夜间经济注重“内容”,摆脱夜间经济基本上就是餐饮经济、摊头经济、闹市经济的狭隘思维,提出“夜间经济不是简单的夜市经济”。夜间经济应与各类主题和文化融为一体,上升为城市夜生活的一种方式、情景和文化。在“武康庭”和“永平里”等夜经济的汇集点可以看到,业态都是复合式的,不仅有餐饮,也有文化艺术画廊、时装店、花店和时尚生活馆,和城市老建筑融为一体,配合绿化,一步一景。夜间光线柔和,播放的音乐都不吵闹,能够衬托出“闹市中的宁静”,整个区域节奏放慢,适合大家聊天,享受慢生活。
上海徐汇正在探索夜间经济治理方式的创新,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在确保市场秩序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不扰民不扰企”,对夜间经济的发展实施精准化的引导和扶持。目前徐汇已在上海全市率先推出夜间经济“外摆位”的管理办法,提出“公共外摆位”的概念,在精细管理的条件下,使得夜经济中餐饮单位的“外摆位”经营更有序、更有效,不仅能够拓展夜间消费的空间,更将营造城市夜生活的“一种环境、一种情调、一种氛围”。
&
10月16日,由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吉林省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在长春举办。
招聘会上,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长春市急救中心、吉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医药化工学院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上市公司等187家用人单位入场招聘,提供总经理助理、总监助理、设计总监、文案策划等优质岗位1976个,吸引了3800多人次进场求职,现场达成就业意向726人。
&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帮助更多的退役军人实现创业就业,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筹建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管理的全媒体信息平台,利用平台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及时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充分运用大数据,畅通信息渠道,促进供需有效对接,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精准服务。同时,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动员创业经验丰富、关爱退役军人、热爱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组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团队,发挥其在职业规划、创业指导、吸纳就业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此外,还将建设实训基地,根据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退役军人培训需求,发挥各类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和企业职工培训机构作用,为培养退役军人技能人才提供支撑。依托现有服务机构,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加快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专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区域化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