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有可能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已经习惯了,但是,家长真的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了解过孩子内心的想法吗?这样做对孩子伤害有多大吗?
有说过一下一些话的家长,要跟孩子道歉了!
第一:你真笨,我们每天省吃俭用,你就考这么点分?
第二:成绩不好,连个家务也做不好!
第三:没有见过这么脏的孩子,你是从垃圾桶里面捡来的吧!
父母都想自己的儿女成为人中龙凤,但是在教育方面却没有找对方法,有意无意的语言暴力,伤害了孩子;家长要知道,在孩子眼里,这些以爱为名义的打骂、言语,何尝不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呢?
根据某研究表示,对于六岁之前的孩子,经常说一些气话,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消极的情绪,产生负面人格,有自卑、内向、犹豫的心理,而且很害怕与人相处。
有些家长认为,我骂他都是为了他好,是因为我爱他,当然,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你骂他也是想让他更加优秀。但是你要明白,语言暴力,不包含教育成分,这是家长的一种情绪的发泄的方式,不如换一个爱的方式,多鼓励孩子,积极的面对,正面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看到孩子不成器的样子,总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因此为了激励孩子,父母总是会做出一些让孩子受伤的行为,说出让孩子伤心的话。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相信有不少父母都对孩子使用过“语言暴力”,你可能是认为那是一句无心的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伤害极大。
你有没有对孩子使用过这些“语言暴力”
1:你不行
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特别的积极,总是想要帮助父母做很多事情,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机会,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运动力,但有些家长怕孩子做不好,所以就用“你不行”来拒绝孩子的帮助。
2:你太笨了
父母总是以大人的角度去考虑孩子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孩子不会或者是做不好的时候,父母总是会说孩子太笨,实际上不是孩子笨,而是他的大脑发育并没有那么的完善,或者是反应能力并没有那么的敏捷,而父母却不给孩子时间,苛刻的用大人的角度去认为是孩子笨。
3:你看看谁谁谁家的孩子
有些家长总是感觉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优秀,所以天天在孩子耳边夸别人,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当中,就算自己本身有很多优点,但是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也看不到了。
父母的“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1:让孩子自卑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可能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并不是非常听自己的话,但是父母却不知道,你的一句话比外人的千言万语都重要。
经常被父母批评的孩子,就会极度怀疑自己,认为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行,所以也会对于外界失去了自信,从而不想与人交流,慢慢的变自卑。
2:让孩子叛逆
有些孩子面对家长的批评,就会产生叛逆的心理,越是家长不喜欢的人,孩子就会越成为那样的人,就因为和父母赌气。
3:没有上进心
孩子总是听到批评的话语,就会让孩子没有斗志,一点上进心也没有,因为他会认为自己不论怎么上进,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从而就会越来越颓废。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所以父母的行为和语言对孩子的影响极大,父母总是认为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丝毫不考虑孩子的心情,但是孩子也是有心的,不是一个机器,当面对父母的打击,孩子的一辈子都会受到影响。其实,每个妈妈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当妈真不是个轻松的差事,照顾孩子身心疲惫,还要应对来自工作的压力、婆媳矛盾、夫妻冷战......我们不是“圣母”,负面情绪积累太多就会爆发,难免忍不住跟孩子大吼大叫。
仔细想想,宝宝吃饭吃得满身都是,我们心情好就觉得好呆萌啊,心情差就火冒三丈。
跟孩子发脾气口无遮拦的根本原因更多是我们自己负面情绪爆棚,宝宝的行为只是导火索而已。
为什么我们很少跟别人乱发脾气,只跟孩子过不去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自觉的对孩子执行了双重标准。
你把孩子当做孩子了吗?
我们对待孩子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游走于两个极端——做事时,把他当成大人一样去要求;犯错了,又像对待孩子一样直白甚至粗暴的批评。很多人都不知不觉中做着双标党。
常听人说“你都四岁了为什么不让着弟弟呢”(四岁他也是孩子呀),孩子手滑摔了杯子,又被教训“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大人也会犯的错,为何如此苛求孩子呢?
其实孩子就是孩子,每个阶段的行为都应该被尊重和理解。他也许不想分享,但并不是我们眼中的“自私”。常说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其实视线的交流还在其次,关键是我们的内心有没有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的世界,把孩子真的当成孩子。忍不住想责备孩子时,先对自己说“嗨,这不就是孩子嘛!”
控制怒火是远离伤害最好的方法
1、排解自己的情绪
心情不美丽的时候,干脆远离孩子,避免孩子成为炮灰。“宝贝,妈妈最近工作压力有点大,心情不太好,但是跟你没有关系,可以让我安静一会儿吗?”这样做,既免于冲突,又为孩子示范了正确处理情绪的方式。
如果有人带娃,妈妈还可以出门散步、shopping,或约闺蜜吐吐槽。心情美美的回家时,发现宝宝还是那个可爱的小天使。
2、认同孩子可以犯错
孩子就是孩子,有很多行为他们自己都控制不了,真不是故意跟我们对着干。接受孩子会犯错的事实,反而可以心平气和地去帮助他们成长。
想一想吧,我们总能为自己的拖沓、懒散找借口,为什么不多包容一下孩子的磨蹭、不乖呢?
3、允许孩子表达情绪
同理,我们被领导骂还要大哭一场,孩子怎么就不许哭呢?孩子是“没心没肺”了一点,但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哭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帮他明确表达出来“我知道你很难过,你想出去玩,但是现在到睡觉的时间了”,鼓励他表达情绪“你想哭就哭吧,妈妈陪着你”。这样做,让孩子清晰地知道情绪来自哪里,才不会无休止大哭大闹。
4、直接告诉孩子错在哪里
“我都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记不住?”这种话除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只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批评孩子,少数废话,不翻旧账,具体地指出当下的错误就是最好的帮助。“我很生气,因为你没有收拾玩具”。一句简单的话,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够了。
5、第一时间跟孩子道歉
如果实在没忍住跟孩子发了脾气,补救的办法就是第一时间道歉,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歉意和爱。紧紧抱住孩子“宝宝,对不起,妈妈今天不该跟你大吼大叫,妈妈爱你”。
对孩子来说,我们就是他的一切,他们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不论好坏。无心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有一颗改进自己的心,意识到粗暴的语言对孩子是有伤害的,尽全力减少伤害的发生,就是进步。愿我们都成为更好的父母,一起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