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重要时间!上海幼升小、小升初这些新变化你知晓吗?

在沪上学
  • 2023-08-19
  • 浏览

摘要:2月1日,上海幼升小、小升初政策出炉,据市教委相关人员介绍,的招生政策是近来变化最小的一,基本与保持

2月1日,上海幼升小、小升初政策出炉,据市教委相关人员介绍,的招生政策是近年来变化最小的一年,基本与保持一致,只在操作上有微调,两大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是入学报名的网址有变更;二是小升初艺体生实施网上报名。




那么幼升小、小升初招生流程和节点具体怎样?和往年相比操作上有什么不同?小编今天为您作详细梳理。




幼升小重要时间轴


2月25日前


适龄儿童家长对小学入学相关信息比对确认,到有关部门补办(更正)



2月28日前


各区公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3月9日-3月31日


公办小学校园开放日



3月15日前


各区公布公办小学招生划片范围、入学排序细则方案、“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实施细则等



3月18日起


入学报名系统开放



4月8日-4月23日


在园适龄儿童家长登记孩子入学信息,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各区指定地点登记,在入学报名系统上传照片。4月23日为全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截止日,之后信息不再能更改,幼升小申请居住地登记入学就读手续截止日。



4月13日-4月21日


民办小学校园开放日



4月26日-5月3日


公办小学报名



4月26日-4月28日


民办小学报名



5月18日-5月19日


本市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日,民办小学面谈日



5月20日起


对公办小学第一批通过验证的儿童发放入学告知信息,民办小学陆续发送录取确认信息。



5月20日-21日


民办小学第一志愿录取。



5月23日-24日


民办小学第二志愿录取。




5月27日


民办小学招生工作完成。




6月15日—16日


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




8月10日


受理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




8月15日前


向新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小升初重要时间轴


2月28日前


各区公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3月9日-3月31日


公办初中校园开放日



3月15日前


各区公布公办初中入学方式、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等具体信息



3月18日起


入学报名系统



4月2日-4月13日


本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初中入学关键信息核对、更正。4月13日为信息核对、更正截止日,跨区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五年级学生办理申请回户籍(居住)地就读手续截止日。



4月13日-4月21日


民办初中校园开放日



4月14日-4月15日


小升初艺体特长生在入学报名系统相关栏目报名



4月18日前


小升初艺体特长生上传学生照片



4月20日-4月21日


体育、艺术特长生测试



4月28日


特长生招生工作完成



5月6日-8日


民办初中网上报名,上传学生照片,上传照片截止到5月13日



5月18日-19日


民办初中进行学生面谈。



5月20日-21日


民办初中第一志愿录取。



5月23日-24日


民办初中第二志愿录取。



5月26日


民办初中第三志愿录取。



5月27日


民办初中招生工作完成。



8月10日


全市公办学校受理就近入学学生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受理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








招生政策中的变化你知晓吗?




的招生政策,基本与保持一致,公民办小学继续实施同步招生,公民办初中同时启动招生工作。其中有两个“不变”和两个“变化及微调”,小编为你拎重点!




两个“不变”



1、第一个“不变”




继续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




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主要包括统一入学信息登记、同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等环节。




◉统一入学信息登记:




4月8日-4月23日,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各区指定地点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和入学报名告知书,并在入学报名系统按规定要求上传学生照片。




◉同步网上报名:




符合入学条件适龄儿童家长,须在“入学报名系统”进行在线报名,选择“公办小学报名”或“民办小学报名”。




公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5月3日




民办小学报名时间为4月26日-4月28日




◉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




5月18日-5月19日为本市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日,也是民办小学面谈日。




5月20日起,对公办小学第一批通过验证的适龄儿童陆续发放入学告知信息,民办小学陆续发送录取确认信息。




如家长不选择报名公办小学,又未被民办小学面谈后录取的,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2、第二个“不变”




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仅组织一轮面谈




教育部门继续对各校招生行为严格规范。




严禁民办中小学计划外招生,无住宿条件的限定在本区内招生,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最多可报民办小学2个志愿、民办初中3个志愿。




◉公开招生简章、公开面谈过程;




◉在招生简章中明示:不提前开展报名和面谈工作、不收取各种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任何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挂钩。




同时明确:




民办学校不得提前组织面向大班幼儿、小学毕业生的招生宣讲或变相遴选学生;




须将面谈方案报所在区教育局备查,仅组织一轮面谈,面谈安排全程录音录像;




严禁进行学科知识考试或测试




严禁对报名的学生家长组织任何形式的测评、调研等活动;




不得以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作为录取依据或参考。




民办学校违规招生,一经查实,由所在区教育局依法责令校长或有关责任人员及时纠正,并核减该校3年的招生计划数,取消3年政府专项扶持资金。




民办学校通过面谈的方式招收新生。在不看各类竞赛证书、等级考试证书的前提下,各学校会依据本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通过活动考察、面谈交流等双向选择的环节,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团队合作、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面,有所侧重地选择学生。虽然选择重点不同,但看重的是学生发展的综合素质。




两个“变化”



1、第一个“变化”




入学报名系统网址变更




本市继续应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网址:shrxbm.shmec.gov.cn)。“入学报名系统”3月18日起向社会开放,为全市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以及各区招生工作提供便利服务。




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纳入“一网通办”系统,所以网址相比往年有所变更,请家长注意输入以上正确网址。








通过“入学报名系统”,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可及时了解市教委公布的招生政策和政策问答、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实施办法、划片招生方案等,进行网上报名,查询子女入学相关信息等。




“入学报名系统”继续和“中国上海一网通办”(www.shanghai.gov.cn)实现信息联动。家长访问“一网通办”栏目,登录、报名和查看孩子报名入学的相关信息。




2、第二个“变化”




小升初艺体生实行网上报名




以往的小升初艺体特长生,都在指定时间在各招生学校报名,这一步骤将统一进行。




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于4月14日-4月15日,在“入学报名系统”的“小升初艺体特长生报名”栏目在线报名,限报名就读意愿区一所初中的一个项目,并于4月18日前在系统上传学生本人近期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入学报名系统只提供报名渠道和照片上传,家长不用上传各类证书简历,测试和考察都在线下进行。




测试时间为4月20日-4月21日,特长生招生工作于4月28日完成。




拟录取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名单在“入学报名系统”公示,被录取为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学生,不可报名民办初中,也不再安排到其他公办初中就读。




这些问题你也会关心



延续去年的做法,各校将继续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




3月9日-3月31日,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4月13日-4月21日,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可以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其余时间不得安排面向非本校学生及其家长的校园开放活动。




“校园开放日”重点展示学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等,参与学区、集团建设的要展示共享共建的资源,但不得组织学生报名,不得组织测试、练习或面谈,不得收取学生任何形式的简历(包括各类证书)等材料。各学校“校园开放日”应提前通过学校网站、张贴通告等形式告知。




公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特色班,报名录取学生时以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为依据或参考的,或拒绝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的,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与行政问责追究。




民办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未兑现“三个承诺”(不提前开展报名和面谈等工作、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任何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挂钩),以考试(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录取学生时以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为依据或参考。




招收无学籍材料学生,利用招生入学违规收费,组织对报名的学生家长进行测评、调研活动,计划外招生,或擅自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违规招生等,一经查实,给予通报并责令校长或有关责任人员及时纠正;并核减该校3年的招生计划数,取消3年政府专项扶持资金。

重要时间!上海幼升小、小升初这些新变化你知晓吗?(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