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引导孩子走出孤僻需要这么做?

在沪上学
  • 2023-08-19
  • 浏览

摘要:孤僻、不合群会给孩子身心发展造成一定障碍,难以使他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和家长对此应引起重视,并给以及时矫正,适时引导。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常常一个人独自呆在角落里,不让别人接近他。这种孩子还伴有小心眼、遇事不开朗、爱钻牛角尖的现象。他们不轻易招惹别人。但是,一旦内心郁积的不满爆发时,则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常会使人意想不到地为之惊讶。 孤僻、不合群会给孩子身心发展造成一定障碍,难以使他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和家长对此应引起重视,并给以及时矫正,适时引导。

针对导致幼儿孤僻、不合群的一些原因,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用爱心来温暖孩子孤寂的心灵。从小缺乏母爱(或父爱),对爱的渴求没得到满足,是造成幼儿孤僻不合群的重要因素。 案例:去年春天,我带的小班来了一位长得非常漂亮、乖巧的小女孩。

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扎着貌似铁梅的辫子,是个任谁见了都喜欢的不得了的孩子。可是,这个孩子却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整天沉默寡言、不爱凑群,不爱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整天粘着我,我走一步她跟一步,我上那她就去哪,连上厕所她也跟着;而且每当上课提到妈妈这两个字的时候她总是会哭,。

于是,我突然想这个孩子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呢?我对此进行了家访才知道,这个孩子确实有着跟别人不一样的童年。她的妈妈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家庭矛盾狠心的离开了她。从此,这个一岁多的小女孩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缺少了母爱的她从此变得寡言少语,不爱跟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妈妈怀里撒娇、甜甜的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她总是自己偷偷躲到角落里去哭,因为她怕奶奶看到她这样伤心。 当我得知这件事情的真相之后,心如刀绞。我想:什么样的母亲会这样狠心呢?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位母亲连自己的骨肉都能舍弃呢?我在对孩子加倍爱护疼惜的同时,也偷偷做起了调查。当她的妈妈得知孩子在我们这上幼儿园时,忍不住对孩子的想念来看过孩子几次,毕竟母子连心呢!刚开始,孩子并不知道来看她的阿姨就是她的亲妈妈,还跟在我的屁股后面一口一个“干妈老师”说个没完。她的妈妈每次看过她之后总是哭的很伤心。我们通过了解他们的家庭并没有什么不可挽回的大裂痕,我跟园长及她的家人都给她做起了思想工作。在我们一次次的劝解之后,这个小女孩的妈妈终于在去年暑假过后回到了孩子身边。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也变得开朗了许多,自信心也增强了。现在成了我们班的开心天使,孩子到现在还一直叫我“干妈老师”!

她的妈妈和家人也来到学校对我们表示了感谢,我们也都开心极了!我为孩子终于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不再缺少母爱而感到高兴!所以, 家长和老师应当给孩子更多的爱,尤其是当孩子感到别人都不理解他时,如果父母、教师能够体贴关心他,站在他的立场倾听他的心声,孩子很快就会跟你亲近起来,并且改变态度。在温和、亲密的环境里,孩子孤僻、不合群的心理会逐渐消除。

&二、让孩子与伙伴共同游戏 。从小在成人的环境中长大,缺乏与同伴游戏的机会,这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合群的性格。 比如:我们班的孟泽小朋友,他就在幼儿园独来独往,不跟小朋友在一起玩。对此,我跟张老师对他进行了特别关注,每次游戏,我对会让他先参与其中,慢慢地小朋友也注意起了他,他呢也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了!因此,孩子3岁以后,有条件的话,家长应把他送幼儿园,让他过一段集体生活,这对于防止孩子产生孤僻、不合群的性格是很有益的。没条件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也应为他创造与同伴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耍。在幼儿园里,对那些不合群的孩子,教师应吸引他们参加集体和小组游戏,在游戏中要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对同伙的信赖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有利于孩子克服不合群的心理障碍。

引导孩子走出孤僻需要这么做?(图1)

&

三、提高孩子的能力,教给他们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有的孩子能力较差,不会与人交往。在游戏中不能与同伴很好地配合,常被同伴拒绝,甚至开除出游戏小组。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叫浩男的小朋友攻击性比较强,经常打人、咬人,小朋友都不喜欢跟他一起玩。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对他采取了握握手好朋友的游戏,让孩子知道了总是攻击别人是找不到朋友的。这个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因此,教师在教育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友好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个别幼儿的能力,使他们掌握与同伴交往的方式方法。家长也应注意,有目的地利用各种机会,锻炼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要消除各种不利因素。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孤僻、不合群。除了以上几方面外,教师和家长还应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例如:我们班马晓雨小朋友个人卫生较差,身上又脏又臭,因而小朋友都不喜欢她。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帮助她搞好个人卫生,把她打扮得干净利索,使小朋友对她转变看法。有的孩子在一次与同伴交往中受了委屈, 玩具被抢走了,甚至还挨了打。因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再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对这样的孩子,可以暂时让他独自玩一段时间,然后再帮他选择性情温和,懂得谦让的伙伴一起游戏,使他重新产生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同时还要教育他能原谅别人的过错。 总之,形成幼儿孤僻、不合群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教师和家长应当用满腔的热情和极大的爱心、耐心,对孩子施以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从而促进他们身体、心理的健康及和谐发展。 孩子都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他们每一个都是我们的小天使。但却有些孩子总是不合群,在群体中显得孤僻难相处。这让不少的父母慌了神,我们都知道孩子孤僻的性格是不利于成长的,那我们可以为这些孩子做到什么呢?各位父母要认真听讲啦! 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怎么办?

1、帮助孩子提高认知水平。使孩子懂得,孤僻、不合群会影响自身的进步。一个好孩子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特别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2、创造条件让孩子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特别是家长要让孩子从小有与人交往的机会,在交往中取得情感的认同。学校可为学生组织同伴辅导组,让他们互相夸夸别人。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更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际互助的乐趣。

3、要多多鼓励孩子的进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平时可以经常向孩子介绍一些同学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孩子向同龄伙伴学习;也可以介绍孩子多看一些英雄模范小时侯的故事,增强孩子走向社会、与人合作的意识。

一旦当孩子由此表现出某种进步(即使是点点滴滴的微小进步)就充分肯定,使孩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环境?温馨的家庭和谐温馨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幸福生活,而且这种生活体会能够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必须引起重视,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1、夫妻恩爱和睦,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2、积极民主的家庭氛围,给孩子表达思想的机会。

3、多多陪伴孩子,不要长期不在家,缺乏亲子交流。

&4、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布置成孩子喜欢的样子。

5、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不受限制。父母和成长环境的因素的孩子的心理发育特别重要,一个微笑的母亲,一个可靠的爸爸会给孩子心理上的稳定,一个友好的成长的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乐于交友的个性,这都是需要我们作为父母共同营造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