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由这样两个孩子,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结果也截然不同。第一个宝宝的妈妈常常在家里来客人时,将宝宝叫出来,并介绍宝宝认识客人,称呼客人叔叔或者阿姨;而在第二个宝宝的家里,每当来客人时,宝宝都会凑过来,可妈妈却一句“小孩子懂什么?一边呆着去!”就把宝宝轰走了。结果是第一个宝宝长大后,性格活泼,自信阳光,非常的懂礼貌;而第二个宝宝长大后,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自卑沉沦的人。可见,有些话父母是不可以随便对孩子说的。
一、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这句话家长切记不要随便对孩子说,因为孩子年龄虽然很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世界,也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当家长面对孩子主动提出的探索与求知欲望时,父母却生硬的拒绝和否定,孩子的心理就会受到伤害,打击了孩子的自信,时间一长,就会变得内向自卑,禁锢了孩子创造能力的养成。
二、爸妈没出息,全靠你了
说实话,在每个家庭,孩子都被父母寄托了自己全部的希望,尤其是在一些处于逆境中的家庭,经常听到父母在孩子面前唠叨这句话,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唠叨这些话,就会给孩子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你怎么这么笨,这都学不会
俗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可以做到完美,大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对于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仅仅依靠讽刺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尽管父母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但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激励,而是伤害,这不仅会扼杀了孩子原本可以做好事情的能力,更扼杀了孩子对未来的希望。
四、你考到100分就给你奖励
这句话与上面提到的做法正好相反,这种功利性比较强的所谓的鼓励,也会把孩子带跑偏的。父母应该知道,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掌握一个度,对于孩子应该完成的事情,给予适当的奖励就可以了,学习本是孩子分内的事,取得好成绩也是必然的,奖励只是一个激励手段,却不能成为目的。积极性需要自主才可以长久,仅靠奖励是不可持续的。
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甚是孩子的啼哭都会引起家长的兴奋不已。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你真棒!”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
你所夸赞的不是一句简单事件,而是孩子所做出的行为。你要将这种行为通过自己再次的描述之后,然后告诉孩子做的很好,有道理或者是做的不错但如果改进什么会更好!比如孩子学会自己做饭了,不用大人喂饭了。你就可以这样说:“恩,好儿子,已经长大了,自己学会吃饭了,不用妈妈喂了,你是一个很独立的孩子,妈妈为你感到高兴!你长大后一定是一个独立又坚强的人!”在你的这些话里或许有的孩子不容易理解,但是这将成为永久的数据保存在孩子的大脑里,深深的影响着他们。所以,家长要学会夸奖孩子,不能偷懒,不能简单的一句“你真棒!”
二、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 “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聪明与努力其实是一种归因方式,聪明是一种内在稳定不可控制的归因因素,而努力是一种外在不稳定可控制的归因因素。如果每次孩子考试考得好或者做什么事情做得好,家长或老师就夸奖他“聪明”,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想法就是“我优秀是因为我聪明,与其它因素无关”这是十分有害的,一旦失败,他们就会找种种借口。而如果家长和老师夸奖他“努力”,在他心里就产生一种念头“天道酬勤,我努力就会改变命运,如果失败了,那是自己还没有做到位”,通常这种孩子更容易成功,更能经受住挫折!
三、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性格是天生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人格是可以培养的!影响孩子人格的最大程度来自于家长,家长在孩子成长阶段不能随便对待。同样夸奖孩子不能夸人格,这与孩子的认知程度有关系。孩子小,认知不够,对你的夸赞不能真正明白而只会将其融入自己的人格层面里。对于这种情况,简单点来说就是要“对事不对人”地夸奖!
事实如此,夸奖别人也是一门学问。夸奖孩子更是一种深入学习的理论,所以不能轻易随口地来夸赞孩子。对于的孩子夸赞,是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和成长的。孩子的成长中不能没有夸赞,但是不能有那些流于表面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夸赞,这些夸奖不会对孩子起到多大的作用,相反会害了他们。文章中说了夸奖孩子的三点注意的“夸具体、夸努力、夸事实”,做到这三也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要留心孩子的行为,感受孩子的内心,观察孩子的努力。不要怕麻烦,重新把孩子的努力再次说一遍其实并不难,你把孩子的行为和努力复述一遍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