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而作为父母,我们并无权要求他们事事都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做,即使你是为了他好。
比如:你认为他该写作业了,你一定要他把手上的游戏停掉,或者你一定要让他放下手里的玩具去睡觉,这些强加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样孩子不但开心、乐观,还能让他养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
2、乐观向上、言传身教
父母乐观、镇静、愉快的情趣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父母应自觉克制来自各方面的烦恼、伤感和忧郁,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带给孩子,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到家庭是温馨安全的。
同时,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
因而父母时刻要意识到身旁有双天真无暇的眼睛在看着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说教。
3、重视对孩子健康情感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现在的许多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万事如意,免受一切挫折。
但是这种厚爱,让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任性、脆弱、依赖的弱点,这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娇惯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的一生中免不了会有许多挫折,如果让孩子从小就能不断地经历一些小逆境,长大了,即使身遇逆境也会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4、让孩子正确认识并接纳自己
父母离异的事实客观存在,这不是子女的过错,也没有必要使自己长期处于自卑和怨恨中,那样只会加重对自己的否定。
要敢于正视现实,做到自强不息,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他人的尊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5、让孩子主动把自己置于同龄群体之中
不要因自卑而怀疑同伴对自已歧视和冷淡,与人疏远,应该自然诚恳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
让孩子主动在新家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应该理解和尊重父母离异后的处境和感情,不要歧视自己的父母,要主动与家庭成员沟通,不要随意猜疑、人为地制造矛盾,使新家庭里的成员彼此间真正做到心理相容。
对待孩子需要多大的耐心,我想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能体会。当你们精心准备好大餐,他却一口都不吃;当你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入睡以后再做,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肯睡;
当你晚上瞌睡得要命,他却哭个没完,你得拼命压制着自己的怒火,心平气和地对待你的宝贝。
你必须这么做,因为仔细想来,这些都不是他的错。但你能做到吗?你能每一次都做到吗?我的策略是以所能有的耐心,最大限度满足他的合理要求。
那些从小就养成良好性格的孩子,一般比同龄人有更强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更容易吸引老师的关注,懂得团结同学。这样的孩子往往长大后也能面对挑战,无惧挫折,具备未来必需的各种核心竞争力。而从小就腼腆、内向的孩子,往往遇事都退缩不前,心理比较脆弱,长大后也会变得优柔寡断、甘于平庸。更需要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前段时间有很密集的儿童自杀事件发生,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孩子心理脆弱,迫切需要提升抗挫能力的现状。
兔加熊儿童运动户外课程.jpg
兔加熊性格培养
这样对比之下,性格健全的孩子往往过得更幸福,因为他们有更积极的心态和更正面的行为,未来人生自然学习没烦恼,事业更成功。
性格决定命运,但又是什么决定着性格,你知道吗?
如何培养性格?
给孩子报乐器、英语、书法、绘画等各种兴趣班,能培养性格吗?我看很难!兴趣班只能单纯传授给孩子一种技能。决定孩子未来是否成功,关键并不是掌握某一种技能,而是让孩子养成健全性格。这种性格能够陪伴孩子一生,让他在今后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比其他人更加出众。
兔熊君也并不是鼓励大家别去上兴趣班了。而是提醒大家,兴趣班什么时候都能上。上大学了可以再学吉他,工作后再补补英文也不迟,甚至退休以后也能去学画画、书法……
学习一技傍身是任何年龄都可以开始的,没有早晚之说。但性格培养有!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7岁,正是性格养成最关键的黄金期 。在这转瞬即逝的5年,家长一个疏忽,孩子可能就长大了。在这个年纪没有好好培养孩子的性格,不但会影响他的未来,而且这种影响很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无法补救。而且性格一旦定性,以后只能小幅度去改善,很难再有大的转变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