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高雄医学大学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在沪上学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高雄医学大学,位于台湾省高雄市,是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医学院。前身为创立于1954的高雄医学院,由首任董事长曾任高雄市长的陈启川先生捐资校地,与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教授共同创建台湾省内第一所私立医学院,并于1999改制为高雄医学大学。

高雄医学大学,位于台湾省高雄市,是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医学院。前身为创立于1954年的高雄医学院,由首任董事长曾任高雄市长的陈启川先生捐资校地,与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教授共同创建台湾省内第一所私立医学院,并于1999年改制为高雄医学大学。

为因应全校师生临床教学、研究和实习的需要,并发展医学科学之高深研究,1957年成立& 附设中和纪念医院&,为一级教学医院及医学中心,并负有国民保健和医疗的重责,并接受高雄市政府委托经营,于1998年11月16日正式启用区域级教学医院& 高雄市立小港医院&。

五十余年来,该校肩负教育、研究、医疗、服务等四大任务,已成为南台湾首要的医学科学教育及医疗重镇,并屡获台湾教育部门中程校务发展计划各项指标全优的肯定。[1]

2013年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在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54位,台湾地区第15位。[2]

中文名 高雄医学大学 英文名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简&&& 称 高医、KMU 校&&& 训 坚忍自强,励学济世 创办时间 1954年 所属地区 中国台湾省高雄市 类&&& 别 私立大学 学校类型 医科 现任校长 余幸司



高雄医学大学源自1954年高雄医学院创校至今,由首任董事长曾任高雄市长陈启



高雄医学大学师生

川先生捐资校地,与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教授共同创建台湾省内第一所私立医学院,为台湾地区理念独具,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医学院。为因应全校师生临床教学、研究和实习的需要,并发展医学科学的高深研究。

1957年成立& 附设中和纪念医院&,为一级教学医院及医学中心,并负有国民保健和医疗的重责,并接受高雄市政府委托经营,于1998年11月16日正式启用区域级教学医院& 高雄市立小港医院&。

院系分布编辑

截至到12月,高雄医学大学共有7个二级学院,19个学系。[3]

医学院

医学系 学士后医学系

   运动医学系

   呼吸照护学系

  

肾脏照护学系

   医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研究所

   医学遗传学研究所

  

生理及分子医学研究所

   药理学研究所

   临床医学研究所

    

口腔医学院

  

口腔卫生学系

   牙医学系

   牙医学研究所

   口腔卫生科学研究所

  

药学院

  

药学系 香妆品学系

   药学研究所

   天然药物研究所

  

临床药学研究所

  

护理学院

  

护理学系

   护理学研究所

 

健康科学院

  

职能治疗学系

   公共卫生学系

   医学放射技术学系

   生物医学检验学系

  

医疗资讯管理学系

   物理治疗学系

   行为科学研究所

   医务管理学研究所

  

公共卫生学研究所

   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生命科学院

  

生物医学暨环境生物学系

   医药暨应用化学系

   生物科技学系



人文社会科学院

  

心理学系

   医学社会与社会工作学系 性别研究所



高雄医学大学

附设医院

中和纪念医院

创立于1957年6月16日,初名为& 高雄医学院附设医院&。高雄医学院系于1954年10月16日创立,由慨捐11甲七分地之创始人陈启川先生担任首任董事长,杜聪明博士担任首任院长,1956年杜院长在陈董事长之指导下着手筹备附设医院,而于1957年6月16日正式成立。草创初期,系借用当时医学院第二栋教室(现为牙医学系



高雄医学大学附属中和纪念医院(9张)

馆)及租用民房(高雄市六和路)为门诊部,聘请邱贤添博士为第一位医院院长。

市立小港医院

高雄市政府委托经营& 市立小港医院&,为一设备完善的区域教学医院,该院地处小港工业区。

学校建设

教育培养

为普及进修推广教育,设有口腔卫生学系二年制在职专班、呼吸照护学系二年制在职专班及肾脏照护学系二年制在职专班。另为培育高等研究人才,该校设有医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药理学、生理及分子医学、牙医学、口腔卫生、药学、天然药物、临床药学、护理学、性别、公共卫生学、行为科学、职业安全卫生及医务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等十六个研究所,以培养研究人才,其中医学、牙医学、药学、天然药物、护理学、职业安全卫生、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医药暨应用化学等八个研究所设有博士班。通识教育中心广开艺术、文史、政治等课程,并举办多项艺文活动,训练综合融会的能力、培养人文素养、开扩知识的领域,进而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关怀,扩展国际视野,造就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达成全人教育的目标。[1]

学术研究

学校学术研究缘起于热带医学与蛇毒蛋白的研究,长久以来一直肩负着南台湾的公共与工业卫生、天然药物、中草药新药研究、环境与职业医学、原住民医学、毒药物学等问题之研究重任,因此相继成立热带医学、工业卫生、健康与社会政策、两性研究、骨科学、基因体医学、蛋白质体、创新医药科技、败血症研究、中草药暨新药、口腔微生物及厌氧等十一个研究中心,分别研究探讨热带医学、工业及环境卫生、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政策、两性相关议题、骨骼与关节疾病的成因与预防、基因诊断试剂与治疗的研究及癌症的新疗法,将健康照顾从生理、心理、扩展至社会层面的健全与舒适。[1]

现代化设备

该校附设中和纪念医院设立于1957年,在历任院长及所有员工的努力下,成为医学中心。除提供一般疾病的诊断治疗服务外,近年来更积极研究发展各领域的尖端医学,以提升医疗水准。& 自强大楼&,提供社会大众高品质的保健体检服务,落实并推广预防医学的理念。高雄市政府委托经营& 市立小港医院&,为一设备完善的区域教学医院,由于该院地处工业区,更是该校发展环境医学不可或缺的前置基地。两所医院服务社会大众外,并提供学生绝佳的临床实习及研究设备,使学生得以将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发挥臻至。

2003年5月率先在南台湾成立癌症中心,提供癌症患者贴心、人性化的完整服务,并于六月启用南台湾山地乡首座远距医疗照护系统,医疗技术的提升,环境与服务,提高偏远地区医疗照护的效率,并整合台湾医疗网,成为南台湾医疗界的领导者。九十二年六月六日新近启用的启川大楼,有最新颖、最完善的诊治利器暨人性化、舒适化的服务质量,除提供优质的医疗外,更注重医疗的人性化及对生命的尊重,是南台湾最具现代化的医疗大楼。[1]

学校象征

校训

& 乐学至上,研究第一&、& 坚忍自强,励学济世&

校徽

学校校徽系首任校长杜聪明博士所制定。据杜聪明博士回忆录记载,校徽三角形表示德育、智育、体育。校徽内青、白、红三色,则表示青天白日满地红的& 中华民国精神&;上面的高雄医学四字代表该校校名,同时表示要发展高雄地区之医学;又山形之白棱线象形台湾最高、最伟大的玉山;而下面大学二字表示以乐学至上,研究第一的办学精神,朝现代化医学大学而发展。

新校徽释义

为促进该校国际化形象,依据90.05.25研究发展处及90.07.10秘书室签呈办理。

新校徽自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启用。

随着迈入新世纪,该校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为目标。因应国际社会间以英文为主要交流沟通语言,加强国外交流机构对该校的印象与了解,拟将该校校徽稍作增饰,以促进该校国际化之新形象。

(1)保留该校原创校之校徽;

(2)加入该校英文校名&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3)加入该校创校年代& 1954&;

(4)以地球为背景,表达该校发展& 立足台湾,放眼世界&的国际观。[4]



学校校徽

校歌

作词:谢献臣 作曲:吕泉生

雄伟连峰青绿沃野,高医矗立南台湾,

环境优美气象万千,巍巍黉宇教泽长,

攻读辛勤日以继夜,探讨科学新境界,

乐学至上研究第一,齐为大众保健康,

不惧风暴不畏炎阳,像参天的大王椰,

奉献爱心服务人类,誉满杏林永芬芳,

高医人,齐奋起,高医人,齐奋起!

为今日的成就欢呼,向明日的理想迈进![4]

历任校长

届数 校长 任期 备注

1 杜聪明

   1954年8月——1966年9月

   创办校长、第一任院长

  

2 魏火曜

   1966年10月——1967年6月



3 杨振忠

   1967年7月——1976年7月



4 谢献臣

   1973年9月24日——1991年6月



5 蔡瑞熊

   1991年7月01日——2000年6月

 

6 王国照

   2000年6月30日——2006年6月

 

7 余幸司

   2006年7月——

 

(以上信息来自& 高雄医学大学&官网[5]& )

愿景与宗旨

愿景

促进人类健康福祉之国际一流医学大学

宗旨

教学:培育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能兼具之健康照护人才

研究:从事身心健康相关之创新研究

服务:提供全人健康照护与公共服务

奉献:致力于国内外弱势民众之医疗与教育服务

核心价值

诚信朴实、尊重关怀、自由开创、团结卓越

治校理念

创新研发、法纪制度、知识传承、使命荣誉、国际视野

(以上信息来自& 高雄医学大学&官网[6]& )

大学排名编辑

2013年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在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54位,台湾地区第15位。

高雄医学大学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