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记者肖源 杜希萌 朱宏源)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所拥有的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和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吸引着众多的农村和小城镇居民。这些大城市的户口,因为稀缺,所以难得。积分落户,无疑给了很多外来人口一线曙光。
去年初,北京通州区试行积分落户,除了常见的租住房和连续缴纳社保之外,名校硕士、中级以上职称等等,也被算作基本条件。以至于有人调侃,效力于北京篮球队的外籍球员马布里,竟然也不符合落户北京的条件。积分落户政策的门槛,到底高不高?
& 小学文化,农村户口;破屋三间,老婆没有……&网络上流传的征婚段子,姑且一乐。但如果当真想以这样的条件,落户北上广深等城市,以目前的积分落户政策,肯定没有希望。
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还是给了积分落户政策积极的评价。全国人大代表刘忠范说,& 谁都愿意到大城市,我觉得作为一种措施,至少给大家提供一种可能,比如你积多少分,你有什么样的知识,你就有可能,至少大家就有努力的方向。各个行当达到一定程度都有机会,至少这是公平的&。
这一点,至少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试图落户城市的群众声音。有采访者表示,& 你在第一次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或者作为应届生没有落实没有解决的时候,它好歹没有把这个门关死。应该最终还是有人受益吧&。& 我想积分落户政策设置的门槛是必要的,正确的,应该给予鼓励&。
基于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考量,全国人大代表谭伦蔚甚至认为,一线城市的积分落户门槛,应该设定的更加严苛。尤其像北京、上海,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个人认为,这个城市无法承载这么多人。到大城市后,所有积蓄都砸在房子上了。你是让他成为奴才有幸福感,还是到小城市,有稳定的工作,生活还有部分结余,有幸福感啊?
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因为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资源配置的差异,大城市户口对于很多人,依然充满吸引力。也因此,有人认为,积分落户的门槛可以有,但不能把大部分人挡在政策之外。
有受访者对记者表示,& 算了一下分,觉得差的蛮远的,可能也没什么机会&,& 它会考量你的毕业的学校是不是重点院校,你的专业是不是国家扶持的专业。反正七七八八的规定很多。实际上它列出来的条件你深入去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很难做到&。
这一点,一些代表委员也感同身受。外出务工的人大代表张全收和陈腊英纷纷表示,& 农民工很难,不可能,出去打普通的高中毕业的都不多&,& 如果要落户,就要在这么大的城市买房子,肯定是买不起的&。
国人大代表蔡继明认为,目前积分落户的标准设置,对农民工不公平。& 门槛那么高,实际上是和他控制人口的理念和政策导向相关的,因为这些特大和超大城市都制定了人口规模的上限,实际上是先定了人口的数量,然后根据数量再来看积分,排在前几名的才有可能,这样对农民工很不公平&。
公平不公平,我们需要听听政策制定者的想法。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强曾参与制定天津的积分落户政策。他说:积分落户是未来管理城市的一种重要形式,特别是特大型城市,让谁来不让谁来,你得公平呀,就像高考似的,分高的我就可以落户了。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既有熬年头的,也有你的受教育程度。
落户要看积分,实际上是个算账的问题。从政府管理者角度,也要算一笔账。全国人大代表周俊军表示:关键是你孩子的读书、医疗、就业保障、养老,这一系列的保障能否跟得上?仅仅是一个公安的户口在那里,有什么意义?一个农民工进城,政府为他的基础设施配套(要投入)20万。比如说,污水处理、供电、交通、公共活动场所等等这些东西,你都要扩展的,20万这可能吗,我们地方承受的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