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上海落户政策说明了一切

最新资讯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如果要说起我国最牛的两所学校,那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北大和清华,其中北大的文科和理科全国最牛,清华的工科全国最牛。北大很牛,能考上的都是“人中龙凤”,但是高考进北大的学生和考研进北大的学生之间还有存在着一些不同,有网友直言考研进北大的比不上高考进北大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

如果要说起我国最牛的两所学校,那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北大和清华,其中北大的文科和理科全国最牛,清华的工科全国最牛。北大很牛,能考上的都是“人中龙凤”,但是高考进北大的学生和考研进北大的学生之间还有存在着一些不同,有网友直言考研进北大的比不上高考进北大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

&其实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的差距在上海最新的落户政策中已经暴露无遗,在上海的落户政策中,本科毕业于清北的学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但是并没有提到清北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根据这个落户政策,即使一个学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毕业于北大,但是如果本科不是清北,照样难以获得上海的落户资格。

&其实仔细想想,北大的本科生都是当年高考中分数排在全省金字塔尖的那群人,这群人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综合实力都是顶尖水平,经过北大本科四年的培养,这群人中的大部分都已经成为高端人才,而这些北大的本科生中毕业后很多都选择出国留学。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上海落户政策说明了一切(图1)

&

&而北大的研究生中出身北大本科的只占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其他高校保研或者考研而来,这些本科非清北的学生当年在高考中都是清北本科生的“手下败将”,而且即使复读一年也不见得能考上北大,所以他们的整体素质是低于北大本科生的。而且,北大的本科生毕业后很多都选择出国留学或者直接保研,所以这些外校考过来的研究生其实在考研时没有面对清北本科生的竞争,难度下降了很多。

&虽然考研进北大的学生比不过高考进北大的学生,但是他们同样很牛,毕竟他们只是输给了高考进北大的学生,比其他大部分学校的学生还是要强很多的,他们同样值得被羡慕。

&如今社会上有所谓的“本科决定论”,过分的夸大本科学校(第一学历)的作用,诚然,本科学校确实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看的第一学历,很多单位还是承认的最高学历。三本的毕业生可能第一学历不占优,但是只要努力考个好大学的研究生,同样可以获得“逆袭”的机会,找工作时有单位要看第一学历,但是还有大把的单位看最高学历,何必揪着那些看第一学历的单位不放呢?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到,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如果放宽落户政策,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吸引更多外来劳动力的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教育水平权重或下降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明确“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减分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组成。其中,基础指标包含年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在本市工作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年限等指标。教育背景指标最高分值110分,而持证人在本市工作并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按月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每满1年积3分。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表示,从政策导向上看,文件的主要目的是加快超大城市外来人口在本地落户的进度。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有具体的政策出台落实,确保在积分落户制度里,在积分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就能实现落户。

  他指出,放宽落户条件,意味着在上海积分落户的标准里,在上海居住年限和缴纳社保年限这两个标准在积分落户当中所占的权重将大幅提高。相应的,教育水平这一指标在积分落户制度当中所占的权重或有下降。

  不会带来人口数量激增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超大特大城市既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又要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的合理扩散,防治“大城市病”。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政府在放宽落户条件的同时,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提高对人口的综合承载能力。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中提到,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而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常住人口数达到2423.78万人,按照规划来看,未来增加的空间不大。

  那么,落户政策有所放宽,是否意味着人口数量的激增?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高向东指出,放宽落户在未来会导致落户规模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不会带来井喷式增长。“这一政策将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细则和操作更加简化、透明和公平,让具有落户意愿、满足落户条件的外来人口能尽快落户。这是在之前人口总量调控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构优化调整,让符合落户条件的就业者更快融入城市,让人口规模和结构能更好满足城市的发展。”

  据悉,现行的《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自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2年底,出台才不到两年。高向东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着上海积分落户政策的修改,但积分落户政策的调整也需要时间,短期内也不会带来人口的大量流入。

  在陆铭看来,如果政策真的落地,上海的常住人口数量可能会有进一步增长,这也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更多的劳动力需求所必然产生的结果。“户籍制度改革向着劳动力自由流动、城市常住人口内部不同身份的人群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迈进,这是必须要经过的一个过程。同时,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通过大城市进一步带动全国发展。”

  有助于创造更多就业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高向东认为,长远来看,落户政策的放宽对于提升城市吸引力有着积极作用。

  当前,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根据市统计局的报告,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早在,上海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14.3%,预计到2030年左右,这一比例会达到19.2%。民政局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上海已有近500万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

  陆铭认为,在目前上海的人口结构里,超过一半的劳动力人口是没有本地户籍的外来人口,如果这部分人群能够在城市里安居乐业,对于未来上海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如果上海通过引进外来人口来持缓解养老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压力,那么就必须在户籍制度改革上有所进展,否则不能顺应上海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趋势以及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他说道。

  不仅如此,从供给端来,如果一个城市存在着劳动力流入的管制,那么就会导致劳动力的短缺,进而使得服务业价格上升。从这个角度看,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劳动力从事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将有利于降低城市的生活成本和物价水平。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