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也会说,孩子就是孩子啊,他哪里懂得要自觉学习自觉作业呢,何况有几个孩子是喜欢学习和作业的呢,你不监督、不提醒、不检查甚至不强迫她,她哪里会好好的给你做作业呢?你管一下,她就好一点,你不管她就退步啊! 当然,事实也往往证明:家长操心的给孩子布置更多的额外作业、对孩子进行更大的强化训练,也就是花大力气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检查,孩子完全可能立竿见影的在老师的测验考试中取得好分数好成绩哦!但是,我想说的是,我更想提醒的是,绝不要因为孩子这一时的进步这一时的优秀而欣欣然而自我陶醉而蒙蔽了双眼啊! 请好好想想,请好好反省:这样不管不顾孩子的情绪,陪着、催着、赶着、逼着孩子做更多的作业,也许孩子的考试成绩是一时进步了、是一时优秀了。但这种所谓的“进步”所谓的“优秀”,往往就是以牺牲孩子的学习欲望、打消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代价,往往是以丧失孩子主动学习完成作业的自觉性为前提。那么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现实:你每次总要孩子多做一点,而孩子总想少做一些的状况;孩子总在疲于应付家长没完没了的额外作业中叫苦连天的状态;孩子总在绞尽脑汁的想如何少做一点额外作业中讨价还价的表现。这样的话,孩子如何能早日懂事?孩子如何能尽快长大?孩子何时会自己主动找作业做呢?何时会自己自情自愿的钻研书本知识呢? 请清醒的认识,请千万记住哦:孩子学习最高的境界就是她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自己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优秀的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更不是催出来的、逼出来的,是尊重、是引导、是欣赏出来的,她们有一颗“我要学习”积极向上的心(实际上,每一个孩子最初都有这颗心的啊,有的孩子没有被挖掘被激发而已,有的孩子被老师家长一次次的抹杀了而已),会为自己的学习作业负责! “我要学习”和“要我学习”,这是很重要的两种学习状态的分水岭,激发、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我要学习”的精神状态,比一时优异的学习成绩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去获得!我们宁愿降低要求、降低作业量、降低成绩的期望值,也要努力追求培养孩子“我要学习”的精神状态。我所见的太多的孩子,刚开始学习、刚开始作业、刚去参加考试时,都有着良好的“我要学习”的精神状态,可是,就是因为家长的额外作业、家长的苛责要求、家长的更高标准、家长更多的不满,孩子的“我要学习”变成了被动的“要我学习”了,孩子越来越厌倦学习、逃避作业、畏惧考试了啊----- 所以说,对要进行人生学习长跑的孩子来说,对刚刚站在马拉松起跑线上的孩子来讲,挖掘激发孩子的那颗积极向上的心(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我要优秀我要更好”的种子),给孩子更大的信任和欣赏,让孩子有好孩子的感觉,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比孩子一时成绩的进步更重要更有意义哦!放手(当然也要引导更要激发)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事情负责,自己为自己的学习作业安排,而不要跟在屁股后面催啊、提醒了啊,置孩子于不懂事的境地,绝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是在为你学习作业,为你完成任务! 记得我小时候的时候,父母没啥文化,不知道辅导我,也不知道对我有啥额外的课业辅导,我父亲的一位老乡带着孩子到咱家来,她报了一些生字给我听写,我总写不出,她就欣欣然起来,她说她家的孩子都听写得出来呢,原来她一直在天天辅导孩子天天在给孩子布置大量的额外作业,她孩子每天都在她威逼之下完成大量作业练习,也总在与她讨价还价中与她斗智斗勇。后来呢,随着我逐渐懂事了,我虽没有家长名次的要求,但我感受到了学习进步的成功体验,到初中,我知道了自己要学习了,自己主动去看书学习了,自己在总结在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了,成绩也大步前进了。而她的孩子呢,原来成绩那么好的孩子,却逆反心理很重了,却很厌学了,成绩直线下滑了----还记得哦,我孩子小时候,成绩较“差”(嘿嘿,这样看来,俺家孩子小时候成绩差,是有传统滴哦!),我改变了观念,我只能降低要求,每天基本不布置啥课外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也往往降低量的要求,以期给他成功的体验,给了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后来,孩子逐渐懂事要学了,成绩也步步提高了。而一个朋友的孩子呢,从小妈妈给他找了大量的课外习题做,成绩比我孩子好很多呢,但他一直是在被催、被逼的状态下学习,初中后厌学心理非常重,成绩一落千丈了---- 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调整心态,蹲下身子,降低要求,仰视孩子的各种表现,给孩子更大的信任和欣赏,就可以发现孩子的可贵进步、孩子的优秀之处,也可以发现原来孩子内心深处都有“我要学习”的精神火种。检查孩子的作业,目的绝不仅仅是发现孩子的错误和问题,而主要就是为了激发孩子喜欢写作业、愿意写作业的激情和播撒孩子“我爱学习”“我要学习”的精神火种!老师要求孩子的作业要家长签字,面对懂事的孩子,咱要有意识的说,信任你哦,你自己为自己签字吧!刚开始学习的孩子,遇到老师布置超额作业量的时候,你甚至该主动的说,我帮你写一点吧,剩下的你一定写得更认真尼!孩子考试归来,面对一道道错误的答题,你却首先去看孩子的进步、欣赏孩子独立思考的努力! 俺崽小时候,老师要求很多作业都要家长检查签字,很多时候,我都有意识的说你自己的作业,你自己签字啊。孩子写字很难受,老师布置一个生字抄一行,他都难受异常书写很差,我说:“你一行少写几个字咋样尼?剩下的我来写,只要你写的那几个字的笔画比原来写得好多了就行哦”。孩子兴奋地说:“帮我写三个吧?剩下的我一定比原来好”我却提出帮写四个吧,果真,孩子少写几个字以后,那几个字一笔一划写得非常认真了,也爱主动去抄写作业了,一年后,他自己主动不要我帮他抄了,轻松的自己完成了。初一时,临期中考试前,他那时竟然主动要我陪他复习,给他报历史地理题目,我心里很欣赏他开始主动要学习了(但我心里想,如果他做到不要我陪他复习,而是自己主动复习就更好了),我陪了他一段时间,期中考试成绩也取得了进步,但我给了他及时的鼓励之后,跟他说:“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去总结这次考好的原因,把这种好的学习方法运用起来,学习要靠你自己,你自己要平时安排时间自己背诵,不要靠我来帮助你背诵----”期末考试,是他自己复习背诵的,完全如我所料,成绩名次下降了,但我心里很坦然没有一点后悔,我安慰他说:“我很高兴看到你考到了这个成绩啊,甚至比原来那个期中考试的成绩都高兴啊,因为这是完全是在你自己安排复习取得的结果啊,这点更值得骄傲更有意义啊---”孩子后来高中,很会自己安排学习,很多课程都是自己去买课外书自学课程,对各门课程的学习都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独到的学习方法! 就才小学二年级的浩儿来说,在学习上,浩然已经够优秀的了,有老师的要求布置作业,该足够了,不需要妈妈额外的布置这样作业(特别是重复枯燥的听写组词----)。特别是浩儿说了 “我已经会了”,这是多好多优秀的回答啊,没有你的额外布置作业进行训练的操心,她就已经会了啊,该大大的高兴才是啊,你本来可以说:“哦,这么厉害啊,你肯定是偷偷看了吧,那我抽查几个咋样啊?”当然,你可以抽查几个词语啊,然后大大滴表扬她啊:“哈哈,小样,你一定自己好好记了哦,看来浩儿是免检产品啊,你表现这么好,我下次免检次数大大增加呢,甚至不需要我来听写了哦----”妈妈给浩儿听写了那么多,事实也证明她听写的都好、都会啊,这时,你本该看到浩然的对重复听写组词的厌恶情绪,你本该及时刹车,大大表扬她自己看的学的
最近和一位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我说:这个同学最近作业书写不认真,很潦草,动作也慢。家长说:这个孩子,就是不自觉,不像人家的孩子,学习一点儿都不主动。
我说:主动自觉不是天生就有的,是要培养的。家长答应着,并没有继续追问:怎么培养?
是啊,有多少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自觉,主动性差。
有多少家长羡慕别人的孩子爱学习爱上进。
有多少家长不管孩子,美其名曰“培养独立自主”,不能包办代替。
有多少家长每天伴读,又苦恼于孩子事事依赖。
这可真是一个大课题啊!那就让我们来研究研究这个课题吧!
一、孩子的自觉不是天生的
首先,独立自主是天生的吗?有的人天生就独立自主,不让家长操心,有的人天生不自觉?
当然不是。
其实人都有惰性,想想你自己,有没有过工作拖到最后再做的时候?那就理解孩子,因为年龄小,自控力弱,他们的自觉性更差。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你的孩子天生不自觉,而是所有的人都有惰性,都愿意做不费劲的事儿。只不过有的人克服了惰性,有的人却让惰性占了上风。想让自己的孩子自觉性强,需要家长想想办法。
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表现积极?同样是写作业,有的同学是写完再玩,有的却是玩够了再写。两者的区别,不过在于:重要的事情先做还是后做。这种习惯,只要有心,有方法,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家长该怎么做?
想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家长应该怎样做?是应该甩手不问吗?只要家长不管孩子,孩子就能够养成独立的习惯,提高自主的能力?而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学业上的操心,就是站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反面了吗?
如果你同意人都有惰性,承认独立自主是可以培养的,那么,让我们想想办法,怎么培养?
一,需要家长的帮助。
二,需要家长的指导。
三,需要家长的监督。
四,需要家长的坚持。
三、培养孩子自主性的四个步骤
一,需要家长的帮助。
千万别说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家长就要全权放手。绝对不是!孩子天生会吃奶,但是不会自己拿勺子吃饭啊,孩子天生有想走的欲望,但是不会自己走啊,孩子天生想在集体中成为焦点,但是他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啊!
怎么办?家长要帮助啊!
小时候,你扶她走路,教他说话,长大了,要教他懂礼貌,怎么和人相处。上幼儿园了,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顺利克服心理焦虑。要把名字写给孩子看,教孩子认识自己的名字。要准备生活用品,贴上标签、做上记号、写上名字,让孩子能找到。上小学了,要按时叫孩子起床,给孩子买学具,帮孩子包书皮。
也有一些事,孩子限于年龄和能力,做不到,家长更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比如:我儿子学轮滑,老师要求自己穿装备,但是孩子戴头盔、带护腕有困难,怎么办?我们帮他穿好带子,孩子就能自己套上。
很多事,都是孩子自己的事,但一开始,应该家长来做。小学阶段,起床、削铅笔、包书皮、穿校服、缴费、交各项通知回执材料……都是孩子的事,也应该培养孩子自己做,但是,开始的时候需要家长做,这是帮助,这是示范。就像孩子小时候,你教孩子说话,也是说给他看,走路,也要走给他看,吃饭,也要吃给他看。
二,需要家长的指导。
包办代替肯定不对,也不行,所以家长在最初的帮助阶段过去后,就要开始有意识地指导孩子。
比如:削铅笔,可以买一个手摇式削笔器,手把手教孩子使用,这样削铅笔的事情,可以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了。
比如:包书皮,可以买几个透明的方便塑料书皮,孩子自己就能套上,可以循环使用。用纸包书皮,可以一步一步教孩子,还能练习孩子的动手能力。
比如收拾书包,每天对照课表,找齐需要的书本资料,然后分类摆放。
比如计时练口算,可以教孩子用沙漏、用手机闹钟计时,这样就不用家长陪着,孩子能独立计时完成了。
比如听写词语、单词,可以先用录音的方法自己读自己录,然后播放听写,也可以写上字词的拼音,单词的释义,然后对照写。
……
这样孩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家长也能解脱一些,不用事事都陪着了。
三,需要家长的监督。
通过第二步,孩子的能力基本形成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家长的身份就应该从助手、教师,转换成监督者、提醒者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的时候想偷懒,有的时候忘记了,就会影响学习。所以,家长一定不能认为:孩子自己都能做,我不用操心了。不对,您应该监督孩子、提醒孩子。
比如,每天都可以问几句:今天幼儿园里、学校里有什么任务需要爸爸妈妈完成吗?有没有需要签字的?你的铅笔削了吗?太粗了就写不出漂亮的字了。
一般来说,学校里很多事情都是有规律的:比如周一要穿校服参加升旗仪式,有的班级固定时间听写。现在通讯手段很先进,老师都会通过飞信、微信,给家长发通知,家长工作再忙,也要及时阅读,提醒孩子做好准备。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自己会记事了,家长就可以提醒孩子:今天有什么任务需要完成?看看你的记事本吧!
四,需要家长的坚持。
为什么是家长的坚持?因为只有家长坚持了,孩子才可能坚持。
有的时候,家长自己忘记了,比如忘记定闹钟,起晚了,那孩子就会迟到。应该给孩子准备相关费用、学习用品,家长忘记了,没给买,那就影响孩子使用。
有的时候,家长觉得不是什么大事,比如作业签字,没签怎么了?在这一件小事情上,的确没签字也没什么,但是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印象:这样的事情无所谓,学校的任务可以打折扣。久而久之,孩子不知不觉就养成了坏习惯。家长往往纳闷:我对孩子要求挺严的啊,为什么他那么不出色呢?那是因为您嘴上一套、做事又是另一套,孩子不过是有样学样而已。
还有另一种坚持,就是应该孩子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完成,不要图方便,就家长代替。比如:有的孩子早上赖床,家长没办法,就自己给孩子穿衣服。像包书皮、削铅笔这样的小事,经过练习的一年级学生都应该能自己做,但是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省事省心,没有去耐心教孩子,就自己包办了。这样孩子年龄再大,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其实,除了呼吸、睡觉,没有什么能力是天生就有的,一切能力、习惯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来锻炼!
家长们,别给自己找借口了!和孩子明确分工,是孩子的事情,绝不要包办代替,是大人的责任,也千万别推脱,想办法、分步骤、坚持练,什么能力都能提高,什么好习惯都能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