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要有艺术的,要根据其特质而定,没有同样的教育模式。如果你的教育方法不对路子,一旦让他(她)对你有了逆反心理可就难办了。我的经验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也就是似懂事非懂事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几乎没有任何分辨是非的能力,就非常鲜明的告诉孩子一些事情的对与错,家长的态度要坚决、要孩子绝对服从,以培养孩子能够接受教育的能力。如果这个阶段的基础打好了,以后对孩子的教育会比较省心。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孩子能比较听老师的话的道理。 显然您的孩子早已过了这个年龄段。建议您在孩子愉快的时候与孩子沟通、实施说教,告诉他(她)这个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举身边的例子说明利害。切忌要严格掌握,不能多说,不能让孩子反感,否则以后就不给你机会了。道理一次没说透也没关系,只要有机会。还有家长也要观察一下孩子,找一个兴趣点(当然是健康和对孩子有益的),和孩子有的聊。相信爱心+耐心,您会成功。
1、“当孩子的好朋友”
作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一份责任。但在培养孩子中,如果家长总是以高高在上的身份去爱孩子,这样传递给孩子的爱,总会产生一条“缝隙”!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与孩子亲密无间地交谈,而不是做一个高高在上传达命令的独裁者。
2、“让孩子自信”
不管是宝宝刚懂事还是孩子已经大学毕业要步入社会,在各阶段中,家长最应该给予孩子的不是经济上的支持、不是预先帮孩子规划好人生未来道路的支持,而是给孩子充分的自信和鼓励!
教育、鼓励孩子是家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你应该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妈妈相信你!”你要告诉你的孩子:“哦!宝贝,你这件事做得真好!”
不应该对孩子说:“你就是不行,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等等这些话来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地。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不是在否认孩子的行为中建立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