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孩子熟记电话号码,熟记家长号码、名字、家庭住址、等一些有助于联系家里人的方式;
2.教育孩子牢记常用的报警及急救电话,如110、120、119等等;
3.教育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4.上下学家长要陪护孩子上学和放学,最好有家长接送,如果家长没空来接送,需要其他人接送,一定要给孩子打电话,亲口交代今天将由谁代替接送;或者打电话给老师,交代老师今天父母不来,由某某带来接孩子;
5.案例作用,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搜集一些案例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一方面既能增长孩子的知识,也可以让孩子知道不安全事故应该如何处理,增强孩子的忧患意识;
6.电器使用常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远离家用电器、电源插销、热水、煤气等或者告诉该如何使用;
7.教育孩子上下学期间注意交通安全。1、安全意识提高,教育先行。安全教育也包括家庭和学校教育。在家里面,家长长辈要教育孩子们注意交通安全、财产安全、面对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等等。在学校,老师班主任通过app图片、视频等等教育学生,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2、让小学生了解安全小知识和常识。对学生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大致分为防水、防火、防毒、防电、防坏人、防交通事故教育等。只有小学生知道其他的危害,再来教育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3、发现和挖掘周边潜在的危险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可能的危险,食品、水、电、毒、交通等等意外事件,要求他们在周围环境保护好自己,在学校与同学一起讨论改如何保护自己,有哪些有效措施等。总的一句话:提高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离不开大家的关注,只有大家都有安全防范意识,才可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在学校不能让他受同学的欺负,受老师的羞辱,从小教他做人不要太软弱,教会他做人的道理,这个大人也要起示范作用。很难想象,如果他是个软弱的人,在学校就受同学老师的欺负,他是不可能有安全防范意识的
其次在社会上一些出现的一些被骗被杀,被拐卖的,这样的一些案例,要经常讲给他听。
让他知道世界上,并不全是好人的,有一些垃圾人 我们要注意会识别,要远离他们,万一遇上了如何自保。
要让他明白 人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心理,有的人表面上看很绅士,但是心里却很阴暗,让他知道人性的弱点,与人交往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