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一个孝顺的人。孝悌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和别人的关系会怎么样了。
二、做一个善良的人。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善良是我们修身最好的方法,是处世最好的法门。《道德经》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大道、天地的法则都是这样:没有亲疏,总把善果酬善人。
三、做一个勤劳的人。天道酬勤。勤劳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品质,也是我们干事立业的根本。从古到今天下的平常人,都是因懒惰而导致失败。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四、做一个宽容的人。常言道:“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打胜仗后,大摆酒宴欢庆胜利。君臣喝得尽兴,庄王把自己的宠姬许姬叫出来给群臣敬酒。突然吹来一阵大风,把大厅上的蜡烛都吹灭了,顿时全场漆黑一片。这时有一员武将凑上去摸了许姬一把。许姬大惊,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 许姬把事情告诉庄王说,“大王快命人点蜡烛,重惩那人。”谁知庄王却没有让人点蜡烛,然后对众人说:“大家都都放松放松吧,干脆把头盔帽子什么的都摘下来,那样喝得更痛快些。”蜡烛点上以后,酒宴重新开始,庄王始终没有追查那个冒犯宠姬的人。后来,楚庄王兴兵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做开路先锋,立下功劳,论功行赏时,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庄王听后感慨万千。
五、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是一种美德。人之无诚,不可为交。“欲当大任,须是笃实”。一个不诚实的人,在欺骗别人之前首先欺骗了自己,既无法正心诚意地修身修行,也无法取信于人,无法立足于社会。
六、做一个低调的人。低调是好人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一个成熟的人,在生活中会隐藏自己的锋芒,低调做人。他们懂得要在特定的时机才会展露自己的才华。一个低调的人恬淡从容,温厚、宁静,就像大地,永远把自己置于低处,但没有人否认它的博大;守得住低处的人,收敛、含蓄,就像大海,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但没有人否认它的深邃。
七、做一个正直的人。身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做人要正道直行,做事光明磊落。孟子有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做事,一定要正大光明,处世磊落,不要背地里损害他人利益。做人正直,一定要慎独。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八、做一个守信的人。《论语》上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要是没有信用,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就无法行走。守信,是用钱都买不到的人格魅力!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失信是人生最大的破产,守信方得人心。
九、做一个乐观的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可能事事都顺。日子总是在前进,好也一天,烦也一天,不如多看看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让自己快快乐乐地生活。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然而,豁达的苏轼无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下,都不悲声叹气、怨天尤人。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总是努力寻找人生的快乐,乐天知命。
十、做一个厚道的人。厚道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古老原则。《周易·坤卦》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是以厚德去包容万物。大地以广厚之德,载含万物,容载万物。君子应该效法大地,厚德容物。厚德是一种观光的胸怀,能够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包容别人的过失。厚道是最好的人品,最高的精明。一个厚道的人,别人都愿意跟他相处,做他的朋友,对他有一种深厚的信任。 提起喀山联邦大学,很多人也许并不熟悉。它是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历史最悠久、名声最显赫的大学,从这里走出了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和革命家列宁等名人。
2007年,为满足俄罗斯人民学习汉语的需要,促进中国与俄罗斯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湖南师范大学与喀山联邦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
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易艳萍(前排左一)
与首届“伏尔加河-长江流域”中俄大学生在线科研论坛与会者合影。
今年2月,经过层层选拔,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52岁副教授易艳萍终于迎来了“华丽转身”的机会,被聘为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新一任中方院长。
对于易艳萍来说,这一“华丽转身”并非职位的晋升,而是使命的转变。
易艳萍
“前三十年我的教育工作是向中国学生介绍欧美国家的文化。然而,当我去欧美国家访学时,发现很多当地的居民不了解中国,虽然有学校邀请我去介绍中国文化,但那更像‘兼职’的文化传播者。”于是,服务“一带一路”、“专职”向世界介绍现在的中国和家乡长沙的想法,一直存在于她的心中。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当易艳萍89岁的父亲得知她的工作变动后,不但没有向她施压,反倒叮嘱她要多为国家做贡献。“我的父亲经常教育子女要胸怀祖国,不能只顾一己私利,这也是激励和鞭策我的重要原因。”
创新
带着学生跨越两国穿越千年湖湘文化
有了家人这针“强心剂”,易艳萍底气更足了。作为喀山联邦孔子学院新任中方院长,她并没有在前人栽的树下乘凉,而是结合湖湘文化,选择挑战和创新。
“湖湘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湘剧、湘绣、湘菜、女书和湘茶等。我们希望通过推广湖湘文化,让俄罗斯学生和民众多层面、多维度了解具有多元文化的中国。”
瞄准了这个目标,今年暑假,易艳萍带着一批俄罗斯学生来到长沙“游学”,并将长沙市博物馆作为其中重要一站。
从“黑石号”打捞出来的珍贵瓷器(资料图)
在那儿,当学生们看到从千年前商船“黑石号”打捞出来的中国瓷器,并获悉打捞出来的6万多件珍贵文物有5万余件产自长沙铜官窑时,无不惊叹。
“如果说‘黑石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以无声的方式还原着千年前的长沙,那么长沙的高温红瓷却在千年以后向中外展示着长沙人的创新精神。”易艳萍大胆与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公益合作,邀请红瓷专家尹彦征前往俄罗斯介绍红瓷文化。
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孔子学院日,
学生们展示中国服饰。
据悉,双方还计划成立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红色瓷器文化体验基地,每年暑假将组织俄罗斯学生来湖南学习。
成果
俄罗斯高校提前一年“抢”汉语老师
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开办至今,在增进中俄人民友谊、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方面结出了硕果。
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文化日活动,学生们学中国剪纸。
电话采访期间,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到易艳萍的办公室。近三个小时后,易艳萍重新和记者连线。她告诉记者,这位来访的客人是喀山联邦大学叶拉布加分校外语系主任阿丽菲娅,此行主要是为了老师而来。
“喀山联邦大学叶拉布加分校位于偏远小镇,但由于汉语老师李政文教学有方,深受学生和当地居民的喜爱,汉语的学习热情也跟着高涨,带动了汉语推广工作质的飞跃。”
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文化日活动,易艳萍向学生发“红包”送祝福。
易艳萍介绍,起初分校大学生只是将汉语作为第一外语学习,但是今年已经开设了汉语专业,吸引了很多周边城镇中学应届毕业生报考该专业。担心明年汉语专业学生人数继续增多,汉语教师不够用,这位外语系主任不惜在路上花费8个小时,提前一年为学生“抢”汉语老师。
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汉语教学国际学术分论坛
除了大学,俄罗斯许多中小学也开设了汉语课,许多学生成了中国粉。今年上半年,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汉语知识大赛,一位痴迷中国语言文化的小女孩山茶花给易艳萍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女孩在比赛前一天烧到40度,她的父母担心她,劝她放弃比赛,可小女孩哭着喊着不肯放弃。她的母亲拗不过她,只好答应‘只要烧退下来一些,就可参赛。’”
在第十届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杯”汉语知识大赛上致辞的易艳萍院长
其实,在喀山市掀起的这股汉语热,对于完整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的易艳萍来说,就像当初中国改革开放掀起英语热一样,因为学习意味着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