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取代了《引进人才
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和《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
6月19日,上海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取代了此前《引进人才
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和《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后两者对应的居住证即原先的A证和C证。
《管理办法》取消了人才居住证(A证)和一般居住证(C证)的差别,而统一施行积分制,并根据不同的积分,为持证者提供梯度化的公共服务。
那申领了新的居住证后,持证者待遇与以前相比有何差别?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新规施行后,原先的A证、C证被并轨成同一类居住证。
其中,积分未达到标准分即120分者,其比起原来持C证者,新享有的待遇包括:同住子女可以参加中专、高专考试;可依据规定申请上海公租房,且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可申请办理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及各类签注;子女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多等。
而积分达到标准分即120分者,除了上述待遇外,还享受如下待遇,如同住子女可以依规定,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配偶和同住子女可以依规定参加社保,享受相关待遇。
现在施行的积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减分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组成。
基础指标包含年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在本市工作及缴纳职工社会保险年限等指标,总的来讲,持证人越年轻、教育背景越高、职称技能越高、缴社保时间越长的分数越高。
如果你是本科毕业生就来上海工作,你的积分超过120分几乎不成问题。因为根据《上海居住证积分管理试行办法》,只要你大学毕业来上海工作时,年纪小于43岁,即可获得30分积分。而你持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将获得90分积分,仅此两项就可获得120分。如果再算上缴纳社保年限等积分,本科生来上海过120分很轻松,研究生和博士生则更轻松。
加分指标中,紧缺急需专业、投资纳税额度超10万或解决当地人就业超10人、缴纳职工社保费基数高、配偶为本市户籍人员等可以加不同的分数。
加分指标成为普通外来从业人员的救命草。一位从事洗车业的小企业主告诉本报记者,为了孩子能在上海读大学,她愿意多纳税,甚至去临港新区买房工作(这最高可加20分)。
减分指标中,持证人提供虚假材料、五年内有一般刑事犯罪记录将被扣150分。另外持证人5年内有行政拘留记录,将被扣50分。
此前的B类居住证(国外引进人才
居住证)不在新规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