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2345政务热线接到了来自市民孙先生的求助电话。原来孙先生在办理房屋销户手续过程中遇到困难,递交的申请材料被退,根据规定他又无法补全需要的材料。这项正常办理的销户手续怎么就办不下去了,难道是另有隐情?
销户引出19年前旧事
这事情要追溯到19年前,在1997年,孙老受朋友委托将三个陌生人的户口落在了自己新模范马路的一处房产内,本想着是帮朋友一个小忙,没料到竟埋下了一个隐患。这一晃快20年过去了,初已年过80岁的孙老忽然意识到,如果自己故去,房产上的这三个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户口将给子女处理房屋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他通过朋友联系上了三个人中的一个:姜某。带着姜某手写的情况说明及本人证件,孙老来到户籍所在地的中央门派出所,以清理重户为名,提出户口注销申请。经民警仔细查证核实,孙老先生的房产户头上一共有三人,分别是母亲姜某、儿子焦某及一个女儿焦某某。按照规定,户口注销需要本人带证件前来办理,而孙老只携带了他本人的证件,以及姜某手写的重户情况说明复印件,这完全不符合严谨的户籍办理规定。在收到材料审核后,民警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关键问题。
陌生户口究竟来自何方
根据孙先生提供的情况,此时的姜某、焦某均已在上海落户并居住,结合姜某手写的情况说明,以及公安户籍平台的数据,民警发现不仅姜某与其子焦某现在的身份证号码与在南京户口上的身份证号不一致,同时姜某还称自己根本没有焦某某这个女儿,要求民警直接将三人户口注销。为什么明明在南京落了户,一转头姜某等人又有了上海户口?为什么登记为一家人的母女,现在又不承认?事情越发扑朔迷离。经过再次调查民警得知,原来姜某为了从新疆迁回内陆,在户籍信息未曾联网完善的19年前,办理了两份户口迁移证,一份往南京,一份往上海,其后姜某也并未到南京住过一天。而由于孙先生的疏忽大意,在几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他均没有提出销户的问题,导致此事一拖再拖,如今南京档案中的姜某及焦某的黑白照片早已无法与现在上海档案中的彩色近照进行辨认比对。在当事人不愿来现场配合、户籍材料不充分、事实未查清的情况下,轻易注销一个人的户口是绝对无法办理的。为了能够妥善处理老人家的难题,户籍民警绞尽脑汁。
另辟蹊径解决长期难题
在双方通过12345热线多次沟通后,鼓楼分局中央门派出所与分局人口大队多次讨论后决定兵分两路,积极协助老人完善材料。一路前往上海,与姜某、焦某见面谈话了解19年前迁户的真实情况;另一路发函至新疆拜城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向新疆方面求证当时的户口迁移情况。去上海的民警已经做好材料返回南京后,由于时间、距离所限,新疆那边却迟迟不见回函。在苦等无望后,徐婧警官提出了一个建议,她认为可以为孙老先生房屋内的三人户口办理社区托管,留待今后对其户口迁移轨迹进一步核实。当手续办完的那一刻,一直压在孙老心口的大石总算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