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你舍得吗?
孩子的困惑
妈妈觉得我被外公外婆惯坏了,想把我送去早托班,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提高自理能力。
可外公外婆觉得在早托班会吃不饱、睡不好。
还有阿姨说,亲情教育和自由成长是很重要,要让我自由随性地长大。
其实,我想妈妈多陪陪我,可她要上班啊!
唉!你说我是托,还是不托呢?
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的教育和陪护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家长,自己带,没时间,让父母带,又怕& 隔代宠&。有问题就有商机,于是,一种在国外很普遍的& 早托班&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
带着对这种新型机构的种种疑问,昨天,我们走访了市内几家早托机构,并了解到许多父母对带孩子这件事的看法。只希望大家在权衡利弊之后,对孩子的未来作出慎重的选择。
事件
两代人的观念和矛盾
妈妈:孩子脾气越来越大,该去早托班和同龄人多接触。
外婆:早托班里吃不饱、睡不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罗丹和丈夫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的父母则是退休工人。罗丹休完产假上班后,孩子一直由外公外婆照看。
& 说实话,外公外婆带小宝很用心,老人家还常常会上网查询一些育儿常识,教孩子唱一些儿歌等,因此孩子在同龄人中的表现也是遥遥领先的。&
可随着小宝逐渐长大,罗丹发现他的脾气越来越大。1岁3个月的小宝成天在家里翻箱倒柜,玩具不玩之后随手乱丢。遇到周末,罗丹带小宝出去玩,他只要心情不好,就会动手和小朋友们打闹。罗丹觉得,小宝需要更多与同龄人接触。
前段时间,罗丹在小区附近发现了一个早托班,里面最小的孩子还不到一岁半,& 两个老师带五六个娃娃,我觉得挺好。&
回家以后,罗丹兴致勃勃地提出,下半年等到小宝1岁半,就把他送去早托班。父母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孩子还太小,在早托班会吃不饱、睡不好,影响生长发育。
原本站在罗丹一边的丈夫,逐渐觉得父母说得有道理,毕竟早托班的老师一个人要照顾好几个孩子,而家里是两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肯定会更细致。
而罗丹坚持自己的想法,家里两个人不赞同,一个人中立。一开始,罗丹想了想,觉得时间还早,慢慢给他们做工作,也许就通了。于是,她没事就给父母做工作,没想到,父母在这件事上丝毫不让步。
观念冲突令家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妈妈觉得特别委屈,在一次吵架后,罗丹妈妈竟然要回老家去。这一下,罗丹再不敢在父母面前随意提早托班的事,可心里依然没有断了念头。& 我并不为孩子去学什么东西,关键是可以和小朋友们互动,有专业的幼师培养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提前为幼儿园作准备。&
昨日,重庆晨报官方微博针对罗丹遇到的情况,在网上作了一个调查,& 送孩子上早托班有必要吗?&结果,近7成的家长都认为没有必要,觉得孩子应该多和家人在一起。
赞同:
& 我们小区也有个这个,我最近也在了解,有点想送娃儿去,一个人还是很孤单,而且性格什么的也很要强。老人比较溺爱,娃儿得不到全面发展。相反,早托班能够让他和小朋友多接触,对于没得时间自己照顾娃娃的家长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 进入集体生活一直是我在倡导给宝宝建立的生活氛围,我们现在没办法再给她生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虽然我会经常带宝宝参加小区小朋友的集体活动,但时间不能保证,去早托班能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养成有规律的、健康的生活作息。&
& 我的宝宝25个月不到就上早托班了。去早托班后感觉他外向多了,学会唱儿歌,而且自理能力进步很多,自己穿袜子穿鞋子。&
反对:
& 亲情教育和自由成长还是最为重要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小时候能自由随性地成长。我不会为他设定人生轨道,也不会为他安排任何计划。现在的一切安排都是在磨灭他的真性情。&
& 早期教育不好教,需要专业依托,国内这方面专业的不多,很多员工都是半路出家,稍微培训一下就上岗的。&
& 三周岁的界限肯定是有一定道理在的。小孩相差一个月,生理心理的状况变化都很大的,等他有了足够的应变能力再开始进入集体生活会更好。&
据了解,早托班就是给两岁左右至上幼儿园之前的宝宝读的。在国外较为普遍,近几年随着城市发展,开始在国内出现。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走访了渝北区的两家早托机构。
第一家早托班位于渝北商业街二楼的教育中心。早托班教室门口装着铁栏杆,室内铺着软垫,窗户是全透明的落地玻璃。家长能清晰地看到孩子在教室里的情形。
小溪是这家早托班的学生。昨天她到达时,小朋友们都已在教室里玩耍。小溪坐在门口的小椅子上,让老师姐姐帮她脱下小鞋子,换上室内穿的袜子,然后挥手和外婆再见,摇摇晃晃跑去玩滑梯了。
小溪的外婆说,小溪上的是全托班,一个月的学费是2000元,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而半托班的娃儿,吃过午饭就接回家,一个月也需要1500元。
中午12点,小溪会在这里吃午饭,午饭时,加上保育员会有五个老师辅助娃儿吃饭。
& 送小溪来早托中心是孩子的爹妈坚持的,我们老人家也心疼孙女。但他们说要让孩子早点学习知识、正规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能力之类的。&小溪的外婆一直在教室外站了半小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从学校为小溪安排的课程表上看,范围也确实挺广泛,做早操、听故事、学古诗、音乐课程、蒙氏课程等样样齐全。
接待老师说,他们这里的早托班都是精品小班的模式,1岁8个月以后就能来,一个班10名学生,由两个老师负责。她们都取得了高级育婴师的证书,家长完全可以放心。
之后,记者来到了一街之隔的另外一家早托班。这个早托班的费用,一个月2800元,一次性付双月或者三月费用,会有一定优惠,双月是5400元,三个月是7800元。12人的小班,由四位老师负责,但孩子需要满两周岁。
早托班在二楼,十一名孩子在教室中画画、玩积木、打滚,一名老师说,在课程上,除了音乐之旅、科学探索、蒙氏数学等全班教学外,老师还会一对一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辅导。
走访
有七成家长觉得没必要上早托班
专家
不赞成全托班
可以采取半托
重庆市教科院学前教育教研员、民办学前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李传英认为,全托的早托班有其好处,就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但其不利方面更需要重视。
0-3岁的孩子,对家庭亲人的依恋情绪强烈,进去陌生环境很难适应。在陌生环境中,情感和心理都容易产生不安情绪。这种情绪处理不当,会在后期对孩子整个人格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全日制的早托班,周一至周五都将孩子送去学习,将教育完全转交给老师,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李传英个人并不是很赞同全日制的早托班。不过,她说,半托班或者早教形式还是可以采取的。这可以让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接受专业的科学培养和引导,又同时保持融洽亲密的亲子教育。
特别是父母陪同孩子一起上课,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同时又有愉快的心情去学习,两方面能得到一个平衡。
日本孩子到半岁
就能去早托班。
在日本,儿童的学前保育机构有两种:幼稚园和保育园,保育园接收的是6个月以上至5岁的孩子,类似于我们说的早托班。重庆人万先生一家目前在日本定居,他有两个小孩,小点的那个由外公外婆带在身边,3岁的孩子则早已经进入保育园。
万先生说,日本的保育园分区立的和私立的,还有一种没有被认定的私立的。被认可的保育园国家会有补助,所以价格比较便宜,而非认可的则没有补助,全部个人负担,价格相对较高。
保育园是社会福利性质,必须双方父母都在工作,没有办法照看孩子的情况下才可以报名申请,就近入托。它是按照家庭收入交保育费的。
万先生说,一般来说,0岁班不超过10个孩子,有三个左右的老师,年龄越小的班,老师比例越大。孩子在保育园的时候,老师会带着玩,讲故事,教唱歌,还会带出去玩。0岁班的孩子基本在室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