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家长、教育者面对孩子时,一定要坚持正面的教育引导

最新资讯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一个14岁的孩子,性情很温和。当他每次跟着妈妈来到我的工作室,坐在我对面的时候,我都能看到他很友好的笑容,和已经准备好听我给他上课的心情。 我心里很清楚,他的友好和准备上课的心情,其实是他把我们的这个过程,自然当成了一个无异于去学校,或者辅导

一个14岁的孩子,性情很温和。当他每次跟着妈妈来到我的工作室,坐在我对面的时候,我都能看到他很友好的笑容,和已经准备好听我给他上课的心情。

我心里很清楚,他的友好和准备上课的心情,其实是他把我们的这个过程,自然当成了一个无异于去学校,或者辅导班上课一样的类型——讲给他听一些他不知道到的知识,他会好好听,并尽可能记下来。但也就到此为止了,这里的学习仅仅就是一门新课的学习而已。

我并没有将我的感受告诉这孩子,或者他的母亲。我只是自己在努力地想——我要怎样才能打动他的内心,打动他生命的激情而热情呢?在没有找到通达孩子心灵的路径之前,我们的课程也就只能在热情洋溢的欢笑声中度过,表面上看起来我讲得很生动,孩子和他的母亲也觉得很特别。然而事实上,我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时,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沮丧——

孩子下课了,他的心也下课了,我知道他已经开始惦记下一件要做的事情了。再之后,当他与他的小伙伴们相聚一起热闹的时候,他会完全忘记我的课程——《大学之道》,忘记《大学之道》其实是一门生活为人之学的根本。

我也知道,他下节课过来一定会背诵给我听的,我不担心这个。可这个结果不是我想要教他的呀!



家长、教育者面对孩子时,一定要坚持正面的教育引导(图1)



昨天,我家来了一个小女孩,马上准备上小学一年级了。一看上去,就知道这个孩子天资聪慧,善于与人交流,更善于表达自己。

当她看我端坐在茶台前泡茶,斟茶之时,不知道是因为我茶台上的器具很多很有趣,还是她很喜欢参与大人们的生活,可爱的小女孩向我申请:& 师爷爷,你可以让我给大家倒茶吗?&

——& 宝贝,不可以。&我温和却也很坚定地拒绝了她。显然,这个结果是孩子没有遇到过的,也是始料不及的。于是,她很疑惑地问我:& 为什么呢?&

——& 泡茶,斟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这是需要家庭中的主人亲自恭敬来做的。我是这个家里的主人,你是我们家的客人呀。&我跟孩子说,但孩子还是不明白,她小声,其实也有意愿想让我听见地跟她妈妈说:& 妈妈,爸爸泡茶的时候,为什么就可以让我倒茶呢?&

——& 哦,宝贝,你的爸爸在家里是主人呀,你也是家里的主人呀!&我笑着回应着。& 可是,有好几叔叔到我们家喝茶,也都是自己倒茶,或者我给他们倒茶的呀。&孩子依然觉得不能统一起来这个礼仪,很疑惑。

——& 宝贝,那是在你爸爸的家里,所以,我们都要听你爸爸的决定,因为他是主人,我去了也要听他的哦!你爸爸认为可以的,那就是可以的。在师爷爷家里,师爷爷就是主人了,那师爷爷就说了算数了呀。

& 对了,你刚才不是想玩手机游戏的吗?最后,是不是师爷爷跟你妈妈说,让孩子玩吧,这我这里,还是由我说了算,然后,你就有玩了呢?哈哈哈……&

& 哦,是的,谢谢师爷爷!&




我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

我们的孩子总是会受到环境的现实教育,在这个教育中,他们会自动地选择对他们有利的部分,并以此来对抗那些对他们不利的教育。

我那个十四岁的孩子,也是一样。《大学》之道的教育对他来说,就是一门古文经典的学习,是语文的学习。在他的生命环境里,在他的小伙伴中,在当今的学校教育里,甚至在他父母那里,都更可能偏向这样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相对于要按照《大学》之道去行为、修身,显然会更轻松一些,也不会受到《大学》之道对他行为的约束。

所以,他来上课了,他又轻松地下课了;他来学习了,他学会了解读《大学》之道,还能熟悉背诵了,最终这个课程就这么学完了。——我的沮丧就是梗在这里,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根本不要多此一举来开私塾教四书五经了!

我想在下次课程中,用一个他同龄人的故事重讲&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我很清楚地记得,有位母亲来跟我咨询谈到她的青春期儿子时,非常难过,因为家庭的原因,孩子读初中时迁移了城市,又因为自己没有及时地随孩子一起迁移,导致两年未陪孩子,未像过去那样严格教导孩子,而导致出现了现在孩子与他们父母经常对抗的局面。

尤其是孩子交上了一些不太好的同学做朋友,学习成绩是越来越差。更有甚者的是,他们做父母的是一句关于孩子朋友的不高兴话,都是不可以说的,不可以提及的,否则那孩子就会情绪大爆发,家里难有安宁了。

这位妈妈跟我介绍说,儿子在她身边读小学的时候,她总是经常带儿子去学打篮球,读辅导班,还有绘画班,虽然不算成绩突出,但也是兴趣爱好广泛,能力素质在提高呀。在接人待物方面,也是彬彬有礼的,完全与现在这个样子是格格不入的!这位妈妈说起来,就伤心地落泪,难以接受目前的现实。

我问这位妈妈:& 孩子有跟你分享过他的朋友吗?孩子愿意跟你说起他现在的快乐事情吗?&

——有的,有的。他开心的时候,我们还是会一起去散步,我现在也跟孩子一起,搬到了同一个城市,所以,有较多的时间在一起了。

& 那他跟你是怎么说的呢?&

——他说,他的朋友都很崇拜他,因为他的篮球打得最好,下围棋也是所向披靡的。毕竟是经过专业队训练的。他很骄傲,而且他说他是他朋友中,成绩最好的。不过,他也常抱怨我说:& 为什么他们都那么快乐?从小都不会去报班学习,参加辅导什么的,我的小学生活绝对没有他们快乐。&


& 那你是怎么回应儿子的呢?&

——我就说读书才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呀!他们那样什么班都不参加,不就是荒废了时间吗?快乐,也不能是什么本事和能力呀!


& 哈哈,是不是儿子就不想再与你说下去了?&

——是的,往往到这里,我们就不欢而散了。其实,我知道我儿子的底子还是好的,就好像他的很多同学家长都会跟我说& 你儿子好懂礼貌,有成绩不错,还会打篮球,下围棋,真的好福气哦!&

& 恩,我觉得你下次再有机会与孩子散步聊天很轻松的时候,就可以告诉你的孩子,你很为他骄傲,你告诉他,他朋友的父母,谁谁谁专门找到你,表扬他了。

& 这对你的儿子是很重要的信息传递,但千万不要在此刻提出什么要求,或者谈及儿子还有哪些不足什么的!

& 然后,你可以在骄傲的同时,也为自己骄傲一次,好像要跟他讨回一点公道来似的,用很玩笑的愉快的口吻说——我总算可以为自己强行带你去参训篮球,围棋,还有辅导班找到一个安慰了,宝贝,你就允许妈妈这次吧,你知道吗,你那天抱怨妈妈没有给你一个快乐的小学,妈妈心里难受了很久很久……

& 在孩子能够接受你的情绪,能够接受你的自我骄傲之后,问孩子——宝贝,你这么容易交到朋友,你的朋友这么喜欢你,真的很了不起!妈妈也觉得你比妈妈的社交能力强,但妈妈总是很想知道,为什么你就这么受人欢迎呢?

& 我相信,此时放松的孩子一定会分享一些打球厉害的故事,下棋厉害的故事,他是多么有主见而且最聪明受尊重的故事给你听的,你一定要认真,认同,为他的成绩骄傲地听,并回应。这个过程,你在尊重你的儿子,也在尊重你儿子朋友。

& 聊到最后的时候,你可以让儿子总结一下,是不是他的这些朋友其实也是很崇拜有能力的人,而儿子他就是一个在他们中间最有能力的人呢?毋容置疑,答案一定是肯定的,那么就此,我们就可以非常顺利成章地推理出来——

& 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中,又多了一个更厉害的人出现,你的地位还能保住吗?——记住,我们就只谈到这里就好,不用继续下去了,我们的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会继续自己想清楚这个问题的!&

我会把这个故事分享给我的十四岁学生,我想请他帮助我想一想,故事里的那个孩子,最重要靠的是什么能交到那么多的朋友并获得他们的喜爱?

答案只会是一个:有能力,懂礼貌,无习惯性伤害攻击他人的口头禅。这些就是就是本——修身之本。而如果这个孩子将这些& 本&丢了,那么他未来还可能这么受朋友们欢迎吗?还能持续获得朋友们的尊敬吗?尤其到了某一天,他与这些朋友的特性都几乎一致的时候,没有差别的时候,他还能凸显出来优势吗?

这个故事是不是在生动说明《大学》之道里的这句话——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我相信,我朝着这个方向,与我十四岁的学生讲《四书》,一定会将圣贤之道的明德融于他的未来生命。我相信这世界上的一个真理规则——

邪不压正,真者光明显耀!

我会坚持家庭教育在圣贤之道的指引下,走下去!坚守&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