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关于哪些院校能够跻身& 双一流&之列的争论终于落下帷幕。
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这份名单显示,进入& 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高校一共有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而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高校一共有95所。
&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 211工程&、& 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此前介绍,& 双一流&建设不是& 211工程&、& 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10月,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家& 双一流&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随后,2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加快& 双一流&建设。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指出,& 双一流&建设& 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 双一流&相关问题时表示,& 到此为止,‘双一流’建设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选标准、遴选机构、工作程序都具备了……我们最近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基础上,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上半年完成这个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其实,早在今年6月,教育部回应网上传言时透露,拟在8月底左右公布国家世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此后,包括新疆大学、云南大学、上海交大、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大在内的多所高校通过各自的渠道披露进入& 双一流&建设高校之列的消息。
原& 985工程&高校悉数入选& 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名单,进入& 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高校一共有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名单如下(按学校代码排序):&
&&& 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 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原标题:兰州大学校长王乘:突出& 西部&元素,建设& 双一流&大学)
9月17日,兰州大学举行建校108周年& 双一流&建设讲述会。图为校长王乘致辞。 杨娜 摄
& 我们要结合发展实际,立足自身的优势特色,突出 西部 元素,建设 双一流 大学。&兰州大学校长王乘9月17日表示,兰州大学要在突出重点学科群建设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建设& 双一流&大学。
当日,兰州大学举行建校108周年& 双一流&建设讲述会。王乘从兰大历史、现有成绩、& 双一流&建设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详细讲述了兰大校情校况。在王乘看来,& 双一流&建设是继& 211工程&和& 985工程&后又一个体现国家意志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对兰州大学来说,它是学校在新时期取得新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包括大气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在内的优势学科领军人物介绍了在创建& 双一流&大学中,此类学科所能发挥的优势以及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同时,致力于全面发展的兰州大学,更是将每一个学科、师生都融入到创建& 双一流&大学的氛围中,让其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兰州大学已拥有了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总影响力前1%,其中化学进入前1 。草学、敦煌学等特色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然地理学等国家重点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蓄了能量。
6月以来,兰州大学在充分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以期到,若干办学指标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总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2030年,在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中居于中上游位置,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迈进;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总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在建设& 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王乘提出,兰州大学必须要转变观念、统筹考虑。& 双一流&建设,不仅要加强学科建设,更要从学校整体层面统筹财力、物力,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提升和发展。
& 我们要推动各个学科的协调发展,不能把任何一个学科剥离。&王乘认为,如果只支持强的学科,对医学、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等相对较弱的学科置之不管,那它就会完全成为跛腿。而兰大近两年除了在强势学科上加大投入之外,还注意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紧紧跟上,着重加强全面建设。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也提出了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兰州大学要在建设好7个学科群的基础上,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其它学科共同发展,按照领跑、并跑、赶跑、追跑的& 四跑&准确定位各个学科,分别明确、2025年和2030年的追赶目标、争先进位。
此外,要以一流大学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按照一流的理念、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风和一流的服务,深化综合改革,提升软硬实力。从教学大楼的建设、校园的绿化硬化等细微问题着手,用好资源,为师生地发展提供更好的校园体验,形成以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争创世界一流的良好局面。
对于兰州大学在创建& 双一流&大学中遇到的困难,王乘还提出,人才问题是需要兰州大学努力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几年,兰大在强调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同时,也一直在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人才队伍的方法。教师队伍的总量虽然进入了良性发展趋势,但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稳定压力大,仍然是现实问题。
下一步,在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的同时,王乘表示,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管理力度,加压力、定制度。不断提高教职工收入,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努力使全校教职工都能安居乐业、都想建功立业。让他们成为兰州大学建设& 双一流&大学的重要力量。
(原题为《兰州大学突出& 西部&元素建设& 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