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转户
如果错过了应届生积分落户的资格
那么就需要了解一下& 居转户&了
也就是由居住证转为上海常住户口
居转户必须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1、持《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2、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3、持证期间依法在上海市缴纳所得税。
4、在上海市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
备注(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可以无职称):
(1)最近连续3年在上海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的,或者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收入高于上年同行业中级技术、技能或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的,技术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可不受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2)按个人在上海市直接投资(或投资份额)计算,最近连续三个纳税年度内累计缴纳总额及每年最低缴纳额达到上海市规定标准(100万)的,或者连续3年聘用上海市员工人数(100人)达到规定标准的,相关投资和创业人才可不受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5、无违反国家及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同时,持证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优先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1、在上海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或在上海市被评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符的,可不受持证及参保年限的限制。
2、在上海市远郊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岗位工作满5年的,持证及参保年限可缩短至5年。
3.科创人才(可缩短居住证年限要求)
(1)创业人才
&&& ①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须经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备案,下同)首轮创业投资额200万元及以上或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500万元及以上(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1年)的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创业人才,在企业连续工作满1年的,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5年。
&&& ②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首轮创业投资额500万元及以上或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1000万元及以上(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1年)的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创业人才,在企业连续工作满1年的,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3年。
(2)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
&&& ①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1年,最近3年累计实现1000万元及以上技术交易额(技术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不少于3家且不是关联企业,技术合同履行率达到70%及以上)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5年。
&&& ②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1年,最近3年累计实现2000万元及以上技术交易额(技术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不少于3家且不是关联企业,技术合同履行率达到70%及以上)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3年。
(3)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
&&& 本市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连续2年担任副总裁及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最近3年内累计24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合理对应的,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2年。
(4) 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
&&& 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合理对应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5年。
注:居转户不看居住证120分年限,居转户需持居住证社保同时满84个月,有职称或社保2倍即可。来上海打拼,居住证要及时办理哦,这关系到落户。如何办理居住证和积分,请关注公众号:上海市居住证积分
人才引进落户
有这样一批优秀的人
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直接落户
对于可以通过& 人才引进&落户上海的大神
请收下我的膝盖
上海需要这样的人才!
快看看有哪11类人可直接在上海申办落户
▽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励的人员。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4、列入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计划的人选。
5、在本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中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
6、本市金融、贸易、航运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地区总部投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7、本市重点引进机构、项目或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8、本市重点产业发展紧缺急需、取得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师 ),或取得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师)且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的高技能人才。
9、本市文化艺术、体育、传统医学、农业技术及其他特殊行业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
10、在沪投资于本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为投资所在地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中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的创业人才。
11、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科创人才落户
为加快,推进上海& 科创中心&建设
5类人才可直接落户
1
创业人才
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首轮创业投资额1000万元及以上或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2000万元及以上(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1年)的上海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10%的创业人才,在企业连续工作满2年的,可以直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注:与本市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本市职工社会保险且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股东(股份在企业入驻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或获得投资前取得的)
证明材料:股东证明、投资协议、投资资金到位且持续投资满1年的证明等。
2
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
在上海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2年,最近3年累计实现5000万元及以上技术交易额(技术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不少于5家且不是关联企业,技术合同履行率达到70%及以上)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可以直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证明材料: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备案证明、最近3年的技术合同、覆盖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业绩期的劳动合同、技术合同完成70%及以上的证明等。
3
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
上海市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副总裁及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已经完成在上海市投资累计达到3000万元的,可以直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注:创业投资机构--获得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上海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在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备案并处于有效期内的创业投资母基金出资参股的投资机构。
证明材料:股东证明、创业投资领域从业时间不低于3年的证明、投资协议、资金到位证明等。
4
企业高管和科技技能人才
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上海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100万元的企业高级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可以直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5
企业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家,可以直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一、运营上海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或持股不低于10%的创始人。
二、企业连续3年每年营业收入利润率10%以上,且上年度应纳税额不低于1000万元;或科技企业连续3年每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且上年度应纳税额不低于1000万元;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资上海市场挂牌上市。
三、企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不属于国家和上海市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目录。
四、企业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罚记录,无不良诚信记录。
证明材料:股东证明、公司章程、审计报告、挂牌上市证明等。
21.5万人,这是上海128家重点航运企事业单位内的从业人员总数。昨日,在& 上海航运人才服务周&启动仪式上,上海首次对外发布重点航运企业人才数据。统计显示,在新引进人员中,近九成为35岁以下青年人,而航空技术工程师等岗位成为企业求知若渴的对象。
上海航运行业的人才& 家底&到底如何?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详细的统计报告。借助上海社科院、上海交大、上海海事大学等3个科研机构力量,上海人才服务中心以全市万家航运企事业单位数据为目标,初步搭建了航运人才数据平台。针对128家重点航运企事业单位实施人才数据分析,研究航运人才情况和服务需求。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重点航运企事业从业人员约为21.5万人左右。2010年至7月,128家重点航运单位引进人才 累计达到3705人,人才引进数量逐年攀升,有效地缓解了航运专业技术人才的紧缺状况。在引进人才 中,25-35岁的人才占比超过86%,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主要集中聚集在航运科技创新产业,而35岁以上的引进人才 多集中在现代运输业。人才引进中,本科学历所占比例达到85%,比目前在册人员的本科人员34%高出51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占了11%,是在册人员研究生比例的2.97倍。航运企业通过招聘港澳台和外籍员工、招聘海外留学生等各种办法,促进航运企业国际化发展。一些新成立的航运企业,港澳台和外籍员工比例甚至接近30%。目前,上海有18所高校设有航运专业,有3.6万在校大学生就读。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上海自贸区发展,航运产业更加集聚,航运产业在上海GDP贡献中占比日益提高,人才新政更是为航运领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潜校毕业的潜水员,资深的远洋船长,获得飞行执照的飞行员,以及从事船舶、飞机等研发设计和制造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化了航运人才结构,提升了航运人才服务能级。通过百家航运企业的数据测算,航运人才占航运GDP贡献率从2002年的13.97%增加到的28.45%,15年增加近15个百分点;人才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增加至917.77亿元。
走向未来,航运人才工作面临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一方面国内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国内边缘产业和竞争对手的影响,国际同行竞争大。同时,航运人才专业型较强,随着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使用,无论是在船舶领域、航空领域、港口码头,还是在铁路领域,技能型人才缺口巨大。调查显示,目前申城需求量最大的航运人才分别为航空技术工程师、空勤、地勤等;最难招聘的职位分别是飞行员、航运金融人才;而最容易流动的则为物流销售、船代、货代等。
为此,有关部门建议,未来需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高校培养、社会培训、企业培育相结合,来满足航运人才发展的需求。继续引进高端复合人才,平衡紧缺人才结构;增加航运事业凝聚力,稳定核心人才爱岗敬业;增大专业技能人才比例。
市人才服务中心透露,他们将组织本市用人单位在10月、11月期间赴大连、厦门等地的13所高校,为全国乃至全球届高校毕业生举办综合、金融、航运、高新技术、海归5个专门线路的择业交流洽谈活动。